東莞鞋業上市公司:代工沒有油水 品牌創造價值
【中國鞋網-鞋企股市】制鞋業是我們國家近十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出口型的產業,尤其在珠三角地區占據了很大的權重,關心這個行業走勢的不單單是從業人員和消費者,還有投資者。我們剛才看到的制鞋業的不景氣狀況,對相關的上市公司又有何影響呢?來看看專業機構的觀點。
在滬深股市中,制鞋業的上市公司和主營業務中含有制鞋的上市公司并不少,共計有22家。其中多數是擁有自主的規模生產加工商,不是簡單的出口加工制鞋,因此多數企業盈利水平良好。以在中小板上市的生產整鞋的凱撒股份為例,去年的每股收益為0.67元,今年半年報每股盈利為0.154元,但是這家公司08年、09年和10年的銷售毛利率分別是43%、45%和48%,顯示利潤仍很豐厚,長江證券給予了謹慎推薦的評級; 而從事生產的泰亞股份,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別是20%、22%和23%,兩者對比恰恰表明在制鞋業中如果沒有品牌利潤就大打折扣,海通證券給予了中性評級;另一家制鞋上市公司,經營品牌較多,也有代工業務,因此近三年毛利率維持在44%、45%和47%,但股價表現相對弱勢,招商證券給予了審慎推薦評級;專工制造的雙象股份也是由于品牌效應不明顯,毛利率在15%左右,而提供特種制鞋的際華集團毛利率更是落在了10%以下。
- 上一篇:達芙妮中期經營盈利增加32%
- 下一篇:利空纏身股價暴漲 貴人鳥警示三大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