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震撼 “創意潮流文化節”引爆新潮風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好像走進不同時空,認識未知的世界。踏進“創意潮流文化節”展場,就是這種感覺。
“”是集合展覽、表演、市集的活動,主題就是“”。在媒體上,“潮”這個字被用得廣泛,新奇、流行、時尚的文化或消費,經常被冠上“潮”這字眼。但是,“潮文化”有狹義解釋,專指青少年次文化。
臺北向來是臺灣“潮文化”的代表。早年在西門町的萬年商業大樓,云集許多新潮店家,出售年輕人喜愛的耍酷衣著和飾品。近年潮文化蔓延走紅,整個西門町商圈逐漸變成潮文化圣地。
介紹臺北的旅游書,常形容西門町商圈是“臺北的原宿”,強調和日本潮文化的零時差。近幾年,臺灣年輕人自創品牌成風,許多潮牌甚至行銷海外,如“stay real”已經攻入日本,在潮文化震央的原宿,開了海外第一家分店。
另一個潮文化消費天堂,位在臺北市東區。這里的巷弄里擠滿流行潮服店、茶店、咖啡館和各種創意料理,每到入夜或假日,滿街是精心打扮的潮男潮女,令人感受到年輕人“做自己”的強烈主張。
潮文化沒有恒定風格,是多變、多元的有機組合和不受限制的創意展現;這樣的創意和組合,出現在受歡迎的商品中,也出現在個人的形像塑造里。潮文化沒有絕對的美感標準,“有個性”和“有主張”就是原則。
“潮TEE”是潮文化的標志。印有各種創意圖案的T衫,看來形色繽紛、五花八門,但青少年朋友能夠一眼認出其中的品牌或圖案系譜。潮TEE品牌不會投注大筆行銷預算,多半不具有普遍的知名度,卻因此營造了特殊氣氛,將品牌化成一個個暗號在次文化中流傳;能夠懂得密碼,才是潮中同路人。
子也是潮文化的大宗商品。在臺北,不難看到標榜和紐約、東京、倫敦同步的潮鞋品牌。一件潮TEE、一條短褲再加潮鞋,可能多一頂帽子,即便是隨意的顏色和款式搭配,就可以上街當個潮人。
青少年始終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現在的臺灣青少年很幸福,國中、高中不再穿制服,頭發也不規定長度。青少年不必因為衣服和老師捉迷藏,他們可以用合法甚至受贊美的方式創造自己獨特魅力。潮服只是其中一部分元素,發型、飾品甚至漫畫、線上游戲、音樂、刺青等,都可以用來顯示和主流文化差異的潮文化。許多主流文化視為怪異的行為或商品,反而是潮文化里的神人、神品。
參觀“創意潮流文化節”,是一次豐富的感官震撼。集中眾多潮牌,看到那么多潮人,對潮文化的生猛另眼看待。而在潮文化中,多領域跨界合作更是常態,例如潮牌包請名人合作,在包面呈現創意,最后拍賣這些潮包以籌款行善。
在主流文化陌生的脈絡里,潮文化自有發展的規則。潮文化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也是社會的一種意見。也許表達方式不同,但它們始終存在,不論主流文化認同與否。
- 上一篇:戈爾特斯面料戶外鞋正確養護有訣竅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