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有哪些“功夫”?
當你們的職位和權力范圍不斷擴大時,工作和生活中仍有一些基本的素養是不容遺棄的。譬如你需要擁有完整的學術理論,不恥下問的求索精神,允許并接受自己與別人犯錯,搞好團隊協作,等等。
我經常到企業給經理們搞培訓,以幫助他們掌握一些管理概念和知識,講授的課程中,較受歡迎的一個是“頂尖企業頂尖高手的10A”。這門課程的設計目的就是改進中層經理人的工作管理觀念和思維模式,幫助他們成為頂尖的職業經理人。
我很喜歡更新我的培訓內容,最近在回顧這門課時,也回想起近期跟企業領導們的一些談話。在我的觀察中,當他們的工作平臺及地位不斷提升時,那些他們以往曾經擁有,并賴以成功的“功夫”,不但沒有增強,反而逐漸離他們遠去。
在這里,我希望找出一些10A中的重點分享給大家,意在提醒企業的管理者:當你們的職位和權力范圍不斷擴大時,工作和生活中仍有一些基本的素養是不容遺棄的。
當你們的職位和權力范圍不斷擴大時,工作和生活中仍有一些基本的素養是不容遺棄的。譬如你需要擁有完整的學術理論,不恥下問的求索精神,允許并接受自己與別人犯錯,搞好團隊協作,等等。
完整的學術理論
一般人都是通過自身努力工作,并在向優秀管理者不斷學習中增強自己的管理能力,從而獲得晉升的。然而,當我們達到某一高度時,最終必須擁有自己處世的一套哲學及觀念。這固然可以憑借經驗的累積獲得,但這往往是不夠的,我們需要通過學習不同的學術理論和思維去完善自身的系統。學術教育幫助拓寬我們的知識面,提供正反面理論的優劣點。我們通過研究,過濾及主動的選擇,形成我們自己的“處世之道”。當我們無法親身跟隨不同領域的大師們去學習時,最佳方法就是通過學習他們的學術理論獲得提升。
擁有廣泛的知識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長期的決策,即使偏離了預期目標,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距離有多遠。當被你的下屬或其他人問及為何采用一些方法處理某些問題時,你還可以用你的理論來幫助并提攜他們。
過去從學校畢業時,我們可能具備了很高的理論素養,然而理論是與時俱進的,各領域都有很多新概念及學派。當現在很多企業領導埋怨不懂得如何要求80后、90后走進我們的工作模式時,我們更要學會去認識及理解他們的所學及思考方式。
事實上,即便是頂尖學者也要始終保持自己理論的先進和適用。例如邁克爾?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過去20年的大多數商業精英都可以透徹地解釋競爭中的五力模型,因為這個理論被廣泛應用于各商學院的教學中,特別是MBA課程。2006年,邁克爾?波特公布了共享價值的新概念。我們也應該隨著世界的改變而不斷革新。
當你們的職位和權力范圍不斷擴大時,工作和生活中仍有一些基本的素養是不容遺棄的。譬如你需要擁有完整的學術理論,不恥下問的求索精神,允許并接受自己與別人犯錯,搞好團隊協作,等等。
不懂就問
由于我們的職位及地位,在工作甚至日常生活中,總被要求解答各種問題,我們已經面對了太多的問題和從我們這里獲得答案的期望。
反過來,當我們向他人提出問題時,往往是在質疑下屬或供應商提案的邏輯和概念,并挑戰其中的不足,我們已很少真正認為他人某些方面比我們優秀而去提問了。
這其實也是我在10A課程中提及的一項重要“功夫”乾坤大挪移。通過不恥下問,將別人多年潛心研究得來的成果轉為己有,將自己完全不懂的知識信手拈來,這不僅是最快的掌握新知識的方法,也不會對人造成不利,反而幫人溫故知新。
某些領導因為職位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不習慣面對他人的提問,無法給出答案時更不想當眾向人求教,早已忘記“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古訓。
當你們的職位和權力范圍不斷擴大時,工作和生活中仍有一些基本的素養是不容遺棄的。譬如你需要擁有完整的學術理論,不恥下問的求索精神,允許并接受自己與別人犯錯,搞好團隊協作,等等。
其實世界上有很多新鮮事物等待我們去學習,如網絡語言、新的溝通渠道以及各種新產品。我們雖擁有強大的人脈,可以建立企業的遠景并打造新的商機,然而我們也必須憑借最新的知識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正因為我們是高層,會顧及面子而不去討教。然而在我看來最尷尬的事情不是你不懂,而是他人問了原本你應該懂得的問題,而你卻無法回答,原因卻是你有機會時不問清楚。
優秀的領袖既要具備做老師的特質,同時更要兼有學生的求知欲,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請回到你的學校時光去做一名好學生吧。
允許并接受犯錯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我們會為系統的每一個層面設立很高的目標。一些企業高管告訴我他們絕不能容忍在他們的系統中存在任何一個錯誤或問題。對于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安全與質量系統,我也十分贊同這種做法,絕不姑息任何錯誤或是隱患。但做到每次都百分之百的正確確實很難,正如運動比賽的年度聯賽冠軍也會輸掉幾場比賽。在去年任何頂級職業運動賽事的所有聯賽中,相信沒有人可以告訴我有哪支隊伍或是個人可以贏得年度冠軍而不失一分的。
當你們的職位和權力范圍不斷擴大時,工作和生活中仍有一些基本的素養是不容遺棄的。譬如你需要擁有完整的學術理論,不恥下問的求索精神,允許并接受自己與別人犯錯,搞好團隊協作,等等。
作為一名領導者,我們必須分清工作的主次。在我們的下屬或供應商犯錯時學會放手,展示個人的豁達和人性化管理的魅力。能夠包容一些小錯誤,于我們而言,又何嘗不是一次與他人建立關系的好機會?你無法預知未來你何時會犯錯,何時會需要他人的幫助。
也有很多高層管理者給予自己太多的壓力,不允許自己犯錯。其實管理層更容易面對商業社會的灰色地帶,我們的責任是學會風險管理。在灰色地帶下,犯錯的幾率就會升高,我們當然要盡量避免,但是當它真的發生時,我們應該具備很高的情商,了解當時的形勢并懂得如何處理。你越緊張,你做出的決定將越不利。
團隊協作
當我們的經驗日漸豐富時,我們將做出更加正確的決策。尤其表現在生意的運作上,我們會在下屬剛看出端倪時就已經知道問題所在及處理方法。為了提高效率,我們通常會直接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以及如何彌補這些過失。
當你們的職位和權力范圍不斷擴大時,工作和生活中仍有一些基本的素養是不容遺棄的。譬如你需要擁有完整的學術理論,不恥下問的求索精神,允許并接受自己與別人犯錯,搞好團隊協作,等等。
我們的職位賦予我們決斷者的角色,特別是當我們主宰一單生意或是作為企業所有者時,我們會被訓練成為一名決策者,甚至是被迫去向他人學習扮演這個角色。
在所有領導力的培訓中,老師都會告訴我們要授權于我們的下屬,當他們對于自己的工作直接負責時,他們將做得更好。我們也都是通過多年不斷的實踐才走上領導者的職位。如今,正是因為我們經驗老到,反而令我們幾乎忘了如何去游說人,說服人并影響人,其實這些才是可以為我們帶來長期成績的有效工具。
我不再贅述應該怎樣做,只想提醒我的朋友們什么才是一名優秀管理者應該使用的最佳方法。
我想重申堅持的重要性,好的習慣必須持續下去。當我們經常談及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時,我們更應該保護自己學到的技巧,令自己也獲得持續發展。很多事情,既然學了,就要真正做到終身受用。
當你們的職位和權力范圍不斷擴大時,工作和生活中仍有一些基本的素養是不容遺棄的。譬如你需要擁有完整的學術理論,不恥下問的求索精神,允許并接受自己與別人犯錯,搞好團隊協作,等等。
由本刊聯合葉啟恩等企業家發起的“紳商講習所”,意在邀請企業家共同交流現實管理中的經驗,共同化解企業家面臨的實際問題。這是一個敞開心扉的地方,這是一個無私的課堂。而由這一活動所產生的稿費,我們將全部捐贈給慈善組織。所以,這又是一個公益的講堂。歡迎您加入其中,分享您的經驗,奉獻您的愛心。(來源:企業觀察家)
- 上一篇:提升求職成功率的方法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