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市頻現新面孔
古人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歲月更替,社會變遷,行業發展,舊去新來。有些職業,如更夫、屠夫等,早已被淘汰;而更多的新行當不斷涌現。一部《中國職業分類大全》所涵括的,已遠遠不止360這個數字。
最近舉辦的幾場人才交流會上,記者發現,一些企業推出的招聘職位中,又出現了新“面孔”。
商業調查員走俏
商業調查員,看到這個職位,你腦中可能冒出電影中西裝革履的商業間諜形象。其實,這樣的印象并不完全。
日前在浦東人才市場,上海達律知識產權有限公司正招聘市場調查員。招聘人員向先生介紹,他們的調查員主要任務是監控某個行業的知識產權狀況,或受某公司委托維護其知識產權。“總體來講,這個工作并不難,能長期出差、有行業經驗就能勝任。關鍵是能從一線獲得一手證據。”
浦東人才市場的負責人表示,這樣的調查員已算高端,大多數商業調查員的任務與一線市場調查員幾乎相同,就是通過在街頭讓人填表來獲取市場信息。“招這種商業調查員要求很簡單,識字就行,薪水往往按天、按份數計算。”不過,一旦涉及不同等級的商業秘密,對商業調查員的要求就會大大提高。
與知識產權企業的招聘要求相比,金融企業招聘商業調查員的要求更高一些。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招聘信貸調查員,招聘人員張小姐在電話里介紹,這個職位的調查對象是個人,主要對其提供的信息進行核實,最好能挖掘一些公開信息。“我們的要求較高,首先要熟悉汽車行業和當地情況,還要有一些社會關系和一定的英語基礎。”
當調查對象是企業時,對商業調查員的要求就“更上一層樓”。某美資市場研究公司的商業秘密調查員王奇志表示,他的調查涉及各種各樣的經濟事件,復雜的跨境經濟犯罪案、官商勾結非法轉移國有資產、上市公司欺詐、利用離岸公司進行秘密關聯交易等都接觸過。“對一個商業秘密的調查過程,所需付出的智力成本不比福爾摩斯少。”除了借鑒偵探的經驗和技巧,調查者還需掌握法務、財務、投資、市場乃至電腦法證(保存、搜尋、復原和分析電子數據,其后按法庭接納的方式呈示)等高科技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商業調查員的月薪一般在2000—3000元,當然,隨著工作復雜性的上升而上升。向先生所在公司商業調查員的薪水是底薪加獎金,所有差旅費實報實銷,有通信補助,做得好每月能拿5000元左右。記者詢問王奇志的薪水,他表示自己留學回國后先在金融機構工作,年薪25萬元,目前的公司以更高薪水挖了他。“隨著國外直接投資‘由輕轉重’、數額越來越大,國際商業調查公司進入中國越來越多,相關人才的機會肯定也越來越多。”
險企大招收展員
收展員,難道是專門收拾展覽器具的?告訴你,招聘收展員的是一家保險企業。
“收展員,其實就是保險企業在進行二次服務時的業務開發人員。”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沈先生對記者解釋,當前壽險市場上,保險營銷員進出頻繁,直接導致大批“孤兒”保單的出現。為跟蹤、服務好這些保單,壽險公司大多專設收展部、收展員。從這個意義講,“對收展員最基礎的要求是細致認真。通知客戶誰在為他服務,核對地址、電話、身份證,提醒繳費,主險附加險保費等等瑣碎的細節,都需收展員一一關照。”
記者注意到,天安人壽招聘收展員,除性格、學習能力、熱情等,沒有多少硬性要求。“我們人手很缺,所以要求不高。實際上,專業度高的人干這個職位,收入會更高。”沈先生說。
平安保險的壽險理財規劃師馬艷琴負責一個團隊,他們招聘收展員時對專業的要求明顯提高:2年從業經驗,經管類本科畢業。“收展,就是既要收,更要展。”馬艷琴介紹,“收”主要是歸攏客戶信息;“展”是對原有業務在深度、廣度上的開掘。“收,認真細致就行;展,就需要專業能力了。”
收展員職位是隨著保險企業重視售后服務而逐漸增多的,沈先生說,“以前孤單由團隊的內勤處理,有的甚至不處理,客戶有變化就斷了。”而且,以前收展員的來源主要是優秀的營銷人員,對外招聘較少。馬艷琴認為,收展員職位走上前臺,某種程度上說明保險企業業務上的重大變化,“以前以開發新客戶為主,現在開始把精力放在維護、開發老客戶上。”
有人說,收展員只是業務員的另一個名稱。馬艷琴對此不以為然:“保險行業里,營銷員與公司往往是代理性質,不存在雇傭關系。但收展員是公司雇員,簽勞動合同的。”沈先生則明確表示,他們公司和每個收展員簽訂勞動合同,繳三險一金,“是正規的公司雇員。”
記者注意到,兩家企業的招聘廣告上,都寫著“20萬元年薪不是夢”,這似乎與營銷員頗為相同。沈先生表示,“收展員是伸縮余地很大的職業。有些只做基礎工作,就拿底薪;有些能更好地開發客戶,他的薪水就很高。”馬艷琴介紹,某種程度上,收展員從公司所獲資源多為優質客戶,只要自身綜合素質高,薪水肯定超過很多高級營銷員。 (來源:人才市場報)
- 上一篇:生意難做人流失 房產公司急“補血”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