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團:歡迎應屆生,不設經驗關
每年千余空崗留給應屆生
不熟悉海航集團的人以為我們的業務只有航空業,其實,海航集團是一家以航空旅游、現代物流和現代金融服務為三大支柱產業的現代服務業綜合運營商,產業覆蓋航空、物流、金融、旅游、置業、商業、機場管理和其他相關產業。截至2010年12月底,集團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營業總收入達647億元,員工總量有8多萬人。
隨著集團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旗下各大產業集團每年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招聘規模都在4000人左右,其中超過半數的崗位是針對應屆畢業生的。今年的招聘量就有4300人,還不包括海南航空公司的乘務員與飛行員的招募。
因為是家比較年輕的企業集團,海航集團尤其青睞年輕人,最近幾年的校園招聘范圍覆蓋全國重點高校,年招聘量都在千人以上。去年,我們共設29大類千余崗位,包括人力資源類、財務類、行政/宣傳/公關/后勤類、審計類、法律類、空勤保障類、地面服務類、機場運行保障類、機場安全保衛類、物流業務類、海運類、美術/設計/廣告/創意類美術、廣告設計、藝術創意等相關職位、酒店/旅游管理類、教育/培訓類、乘務類等。
工作地點涉及北京、海口、上海、西安、三亞、廣州、蘭州、武漢、重慶、天津、昆明等眾多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很看重大學生的發展潛力,不會用“工作經驗”設關卡,除機務維修類、航務類等特殊技能要求崗位外,大部分崗位對專業沒有硬性規定,這對應屆生來說是很好的機會。
“最佳雇主”倡導快樂工作
或許七八年前,外企的確是求職者眼里的香餑餑,工作環境好,待遇高,福利多,但最近幾年,快速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或是混合制企業,對新人來說,有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海航集團今年入選翰威特主辦的“2011中國最佳雇主”,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真的不是夸海航,集團長期以來致力于最佳雇主品牌建設,在獲此榮譽前連續多次獲得中華英才網評選的“大學生最佳雇主”稱號。集團一向重視員工成長,先后開展了完美實習生計劃、校園影響力計劃、新員工萌芽成長計劃、HPT高潛質人才選拔培養項目、青年創業者計劃等創新項目,為員工提供了多樣的職業發展通道。
每一項挖掘和培養新人的項目不是只走走形式,因為海航的發展的確很快,各個產業集團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我們采取外部招聘和內部培養兩條渠道選拔人才。因此,這些人才培養項目從設立到實施,每一步都有詳細的計劃,而且會針對個人的專業、興趣和職業發展方向量身定制。
以完美實習生計劃來說,和一般實習的最大區別在于以活動為載體,為全國青年學生打造一個聚會交流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全國的年輕人可以得到國內領先的職業技能培訓,突破傳統的事務性實習,以項目課題為核心,進行管理技能拓展。實習期間,海航集團將為每個實習生量身定制實習課題,配備一對一的實習導師。整個實習周期為6周,實習結束將獲得海航集團校園招聘“面試直通”資格,有機會成為海航集團的正式員工。
說實話,盡管集團擁有8萬多名員工,看起來員工數量多不易管理,但是在海航,每個產業集團都有各自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有不同的人才培養項目,雖然涉及行業不同,但目標一致,就是讓海航員工有更多職業發展機會,能夠快樂工作。
薪酬福利不遜于外企
說到員工福利,相信每家企業都有各自的特色,而且五花八門。海航的薪酬福利待遇,絕對不遜于外企。以海南航空的空乘與飛行員為例,海航招聘的飛行員不限專業,培訓的全部費用都由海航承擔,培訓時間大概為1年到1年半。飛行學員進入公司后,基本工資為5000元左右,飛行小時費為70元到120元,月收入在1萬元左右;副駕駛月收入在2萬元左右,機長收入約為35萬-65萬/年。海航普通乘務員月收入約6000元,見習乘務長月收入約8000,乘務長月收入約10000元。而應屆畢業生進入海航集團的起薪也略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根據崗位和學歷背景不同,大約在3000-6000元之間不等。
除此之外,為了體現“以人為本”的企業理念,海航集團還設立了多元化的員工福利制度。我們會更多考慮員工生活方面的需求,有一個針對內部員工的“安居工程”。在海南房價高企的環境下,我們自建的“海航城”以每平方米4000余元的均價(建筑成本價)面向內部員工出售,并且規定高管不準參與。海航集團保障性員工住房還將在北京、上海、天津、海南、西安、長春、蘭州、寶雞、舟山等地方建設,累計讓利約近70億元。我們還很關注一些細節問題,如家庭困難職工在元旦、春節雙節期間還能收到董事局發放的“關愛津貼”,該筆資金去年共發放1500多萬元。
我一直堅信,“非盈利何謂經商,非仁道何談經營”,這是一種企業智慧,更是一種企業哲學。只有仁義地對待員工,他們才能盡心盡力地將事情做好。
【說說心里話】
國際人才,僅有留學背景還不夠
對于正在快速發展的海航集團來說,我們迫切需要專業人才,尤其是熟練掌握國際市場游戲規則的國際化人才。現在很多本土企業都在向海外發展,海航集團也不例外。我們的國際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對國際人才的需求日益強烈。
我接觸過很多應聘者,大部分人簡單認為,國際人才就是有海外留學背景,或是海外工作經驗,因此他們在投遞簡歷時,總會對自己的海外留學或短暫的工作經歷進行重點描述。其實,我們需要的國際化人才,不僅要熟悉國內市場的運作,還要有豐富的海外工作經驗,更需要具備國際化戰略眼光,能看懂全球市場,有國際化視野,能在某一領域具有專長。
遺憾的是,現在很多求職者并不具備這些素質,無形中加大了我們的招聘難度。基于此,我們一邊進行海外招聘,一邊著手自己培養,給他們歷練的機會。早在兩三年前,海航就推出了國際人才儲備項目,招攬有發展潛力的人才,送到海外去培訓和鍛煉。我相信,對潛力員工給予高投入,一定會有高回報。
【采訪手記】
完成這次采訪任務,是在一次會議間歇過程中,記者抓住30分鐘的時間,與黃玕進行了短暫的訪談。當時,他正在重感冒,看上去有些憔悴。盡管采訪有些倉促,但與記者的交談過程中,他非常的配合,待人也很謙和,絲毫沒有高管的架子。他說,做事與做人都是一樣的,認真與執著是最基本的原則。從這位75后年輕高管身上,記者看到了一位成功人士特有的自信。正如他所言,自信、快樂、成功,應該是一個良性循環。 (來源:人才市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