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謹記健康是“本錢”
本月初,“過勞死”的新聞再次頻頻曝光,其中有企業家、高級職業經理人,也有一線操作工。他們的經歷,再一次給職場人敲響了健康的警鐘。
[一周熱點]
職場“過勞死”事件頻發
6月25日,致遠協創首席運營官、前SAP中國區副總裁黃驍儉在南戴河游泳時不幸逝世。黃驍儉曾在2002-2007年出任全球第二大企業管理軟件公司SAP中國區副總裁,2010年1月加盟協同管理軟件公司用友致遠,當年3月任首席運營官。
6月25日下午,23歲的富士康員工陳龍在宿舍洗澡時突然倒地身亡,據稱是因為連續加班所致。
6月27日,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因癌癥去世,享年64歲。江上舟2006年出任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2009年6月擔任中芯國際董事長。
7月2日,原鳳凰網總編輯、現百視通首席運營官吳征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39歲。他是在游泳時突發疾病,經緊急搶救無效。2007年3月至2009年11月期間,他在鳳凰網擔任總編輯一職,負責鳳凰網的內容建設工作。
[場外評論]
職場人拒做“賺錢機器”
每一次這樣的新聞出現,職場人都會注意健康問題,然而一段時間以后,又麻木地繼續忘我工作。這也難怪,在競爭壓力和生存考驗之下,職場人只能“說一套,做一套”。那么,如何能在忘我奮斗的同時,也達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這里介紹三種方法:
首先,提高工作效率。雖然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但總有階段性的時間節點。因此只要提高工作效率,完全有可能提前完成工作。然后享受屬于自己的“慢生活”。當然,提前完成了千萬別告訴老板,否則是自尋死路!
其次,設定階段性工作目標和休息目標。錢永遠也賺不完,而生命卻是有限的。因此,建議給自己設定一個階段性工作目標,完成目標后可以有一段舒適的休息期,給自己放個大假。即使公司不給休假,自己也可以給心靈放假,不再進入拼命的工作狀態,這樣才是勞逸結合。
最后,尋找一種業余興趣。很多人加班是出于無奈,但更多人加班是因為沒有更重要或者比賺錢更有吸引力的事情去做。因此不妨培養一種興趣,或者練習一項技能,也可以好好談一場戀愛,會發現生活多么的精彩。 (來源: 人才市場報)
- 上一篇:小白領也現“返鄉潮”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