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才狂:錫城各區高調引才高招攬才
惠山開發本地籍人才“富礦”打出“鄉情牌”———
傾情演繹“鳳還巢”
繼去年初啟動實施人才引進“雙千”行動計劃之后,今年,惠山區又將引才的目光投向了分布在海內外的眾多惠山籍高端人才。7月10日從惠山區委組織部獲悉,該區正式推出“鳳還巢”工程,鼓勵和引導惠山籍高層次人才通過回鄉創業、擔任經濟顧問、為企業提供信息技術支持等多種形式,為家鄉發展助一臂之力。目前,區里已建立了一個由600名惠山籍高層次人才組成的數據庫,首批100名高端人才將于下月上旬赴惠山“家鄉行”。
近年來,惠山區面向海內外頻頻伸出招才“橄欖枝”,全力引進高端創新人才。到去年底,該區人才總量已達到11.6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重達到25%,科技人才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但毋庸諱言,高層次領軍型人才緊缺依然是制約惠山轉型發展的一塊“短板”。特別是隨著汽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傳感等新興產業群的迅速崛起,惠山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600名以上惠山籍院士專家正活躍在全國、全世界各個行業,他們中大部分已成為相關領域的頂尖人才。其中,兩院院士就有5人,還有一大批人擔任了中國農業大學等著名高校的校長以及博士生導師。
開發好本地籍人才“富礦”,求賢若渴的惠山區打出了“鄉情牌”。今年,該區以“彩鳳還巢”為主題,著手組織舉行惠山籍院士專家智力返鄉周、惠山籍高層次人才訪談、特聘專家擔任政府顧問、惠山籍金融界人才座談會等一系列活動。區經信、科技等部門還針對各個院士專家不同的專業領域,為相應企業“牽線搭橋”,開展技術信息合作。在濃濃鄉情的感召下,在外的惠山籍人才開始以不同方式為家鄉發展貢獻才智。天津大學教授、原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姚建銓回鄉作“物聯網技術及我們的機遇”學術報告,為惠山物聯網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導陳蔚芳,江南大學副教授錢怡已分別與橋聯集團和億利大公司“牽手”,開展深層次產學研合作。(蘇衛東)
新區民企高薪吸引前景“誘惑”雙管齊下———
追著獵頭找人才
作為新區人力資源中心旗下的一家高端“獵頭”公司,高杰人才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丹琦的手上近來積了好幾張“大單”。讓她驚訝的是,由于獵頭覓才一般收費較高,以往基本都是外資企業的專利,但今年來民企卻成為主力,挖角頻頻,他們不僅出手“闊綽”,動輒許以數十萬高薪,而且越來越傾向于用“更多的自主權,更寬廣的成長空間”等“誘惑”各方人才,引得不少外企中高層紛紛“赴約”。
在采訪時,正逢新區一家制造業民營企業老總專程到高杰來覓才。據他介紹,近年來企業發展不斷增速,今年剛剛擴充了生產線,希望能找一位專管生產運營,并具備豐富經驗的副總,“我們給出的年薪是30萬元左右,如果人合適,我們也不介意用更高的薪酬待遇來吸引人才。”為表示誠意,雖然“訂單”還未生效,但他還是當場支付了2萬元定金。
在國外及國內諸多國際化大都市,利用“獵頭”來為企業精準配置人才已成為一種潮流,但在我市還尚屬新興趨勢。高杰公司試運營半年來,已累計為新區50家單位成功配置了70余名高端人才。
“近年來,新區許多民營企業發展勢頭迅猛,不少還具備了上市的潛力,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據業內人士介紹,像以往獵頭公司一年的訂單中,來自民營企業的只有寥寥兩三筆,而今年剛剛半年,簽單的50多家企業,民企占到了1/4。采訪中,在新區為某日資跨國企業做配套的民企老總尹先生告訴記者,以往企業常常通過招聘會的方式挑選人才,但由于企業的實際需求很難在紙面上陳述清楚,招聘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用獵頭雖然收費不菲,但經過雙方溝通,可以清楚傳達出企業用人的標準,更具有精準度。”
由于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眼下,外企中高級管理人才日益成為挖角香餑餑。據了解,一來民企可為其提供具有誘惑力的薪酬,有上市前景的企業還常常許以股份、期權鼓勵,更重要的是,對于外企中一些有資歷的人員來說,民企所承諾的更大的自主權,更廣闊的成長通道更具誘惑力。(來源:無錫日報)
- 上一篇:京技能人才 缺口將達60萬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