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鞋借力晉江經驗 打造體育軍團新傳奇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據媒體報道,在莆田,從事地下“高仿鞋”生產銷售的人員超過10萬人,其中專門從事“高仿鞋”貿易的人員有2萬人左右。僅2006年,莆田公安機關查獲的假冒耐克商標標識就達120萬余個;莆田市工商局2007年4月的一份材料稱,3年共立案查處各類涉外鞋類商標侵權案件294起。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全球每3雙耐克中就有1雙是仿款,產地來自中國、越南、哥倫比亞等地,而目前國內市場上90%以上的假冒運動鞋來自福建莆田。
如果不是這條新聞,還真不知道莆田制鞋產業如此 “發達”。同為制鞋基地,很顯然,莆田的名聲遠不如百來公里外的晉江。問到晉江有哪些鞋企,很多人都能輕易地說出兩三個,安踏、361°、特步……而要問你莆田有什么知名品牌,相信很多人抓耳撓腮都想不出來。
如今,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大對“仿冒、抄襲、制假”行為的打擊力度。因此,莆田鞋業如果一味地做“高仿鞋”,終有一天必將遭到淘汰。
當前,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制造業的利潤率已經越來越低。如果只是一味地為名牌代工,即使合法去做,利潤率或也將被逼向窘境。
莆田鞋業應該怎么辦?晉江經驗就是最好的答案。當年,晉江鞋業也為名牌代過工。后來,當地政府與企業家意識到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最終會是死路一條。于是,許多企業家開始自創品牌,政府也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品牌的發展。如今,國內體育用品產業已經形成實力強勁的 “晉江軍團”,安踏、361°、特步……
既然能做出銷量如此好的“高仿鞋”,也有這么多的人在從事鞋業,相信莆田鞋業已經具備不錯的基礎,具備培育自有品牌的條件。因此,當務之急還是要讓企業家們轉變觀念,樹立創造自己品牌的意識,政府也要因勢利導,出臺相關政策進行扶持,培育莆田自己的鞋業名牌。將這一切付諸行動,將來國內體育產業出現 “莆田軍團”也就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