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壓背景下中國鞋企品牌發展任重道遠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2011年被形象的稱之為“鞋企殺手年”,因為,才剛剛過了一半的時間,許多鞋企就遇到了或許是以前企業一輩子才能遇到的坎坷,無數新興的品牌,被今年的惡劣環境洗禮的體無完膚,選擇倒閉成了鞋行業的“流行語”,發展才剛剛的點燃一個小小的火苗,就被無情的暴雨澆滅,或許這還不夠,暴雨還伴隨著雷電。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換來的是:剩下來的會永遠存留。
解決如何解決用電荒
根據中電聯預計,今年電力供應或將持續緊張。產生此次電荒的原因較多,其中主要原因有:1、用電需求旺盛:1至4月全國發電量和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2.6%和12.4%,處近年高位;2、電價機制沒有理順:煤價持續上漲,火電企業大幅虧損,一些火電企業缺煤停機或以檢修為名停機,造成部分地區缺電;3、水電發電不足:受干旱影響,水電裝機發電不足;4、電源建設放緩、電網建設滯后:其中火電投資大幅下滑,跨區電網建設滯后。等等原因從而造成每年都無法避免的“電荒”。
如何解決用電荒成了鞋企發展最為關心的話題,企業不僅要善于運用各種技術手段節能降耗,更應調整產業結構,重視節能減排,光靠政府調控還是不夠的,通過技術改造降低耗電量是鞋企的一大“法寶”。而從更高層次上看,企業的最終出路,還在于轉變生產方式,從低端的高污染高能耗生產方式轉向高端制造。但是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是與電荒的“致命邂逅”。而市場化程度不足是造成電力市場需求和供給扭曲的根本性原因,在長期內,唯有不斷加強市場化改革的力度,才能永遠和電荒說再見,才能真正不需要年年為治理電荒而煞費苦心。
在這種情況下,未來新能源建設有望加快,同時我們也看到,本月發改委出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能源產業作為鼓勵類的新增條目赫然在列。新能源產業一直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也必將在“十二五”期間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解決如何解決用工荒
去年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影響下,出現過一次民工荒,如今經濟回暖,卻又再現民工荒。據報道稱長三角珠三角甚至武漢,節后出現大規模用工荒。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到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更是直接的制約了企業發展進程。
企業發展需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逐漸形成人力資源更替的良性循環。因此補充企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是應對成本上升的另一隱形因素。企業發展壯大需要不斷引進新思想、新方法,補充發展后勁,如果沒有一定后備力量,沒有合理的人才梯隊,企業很難面對挑戰。而在引進儲備人才之前,鞋企就要制定一個儲備計劃,把人才的目標崗位定好,根據崗位進行招聘。儲備人才進廠后先要熟悉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明確他們的工資待遇以及相關的福利保障,對其進行全方位培訓。儲備人才的方法已成為員工的上升通道,同時有利于做到人盡其才。
同時傾聽員工的心聲,尊重員工的想法,與員工平等對話,是精神上的“體面”,給予他們堅實的生活保障以及有規劃的職業前景,是物質上的“體面”,這就是“體面勞動”。而鞋企創造“體面勞動”也是讓員工忠誠于企業的重要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