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山寨品牌遍地開花 鞋服企亟待加強維權力度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賣家聲稱‘假一賠十’的正品休閑T恤,洗了兩三次就褪色得厲害,再也沒法穿了!痹诰W上買到山寨貨的華僑大學在校大學生小陳抱怨,前段時間他在市區匹克專賣店“相中”了一款夏季男款圓領T恤,原價要一百多,而網上商城一模一樣的款式,只要39元,沒想到實物T恤與專賣店正品的手感、顏色有很大不同,“明明是仿冒品,結果賣家死活不承認,只好自認倒霉了”。
經營運動鞋服網店三年的泉州賣家小唐告訴記者,消費者通過網店買到的山寨品牌有很大一部分是貨不對板或質量有問題的產品,這類山寨鞋服產品使用的是一些低價面料、鞋材等,成本遠低于正品,像小陳購買的這類低價品牌T恤,賣家的利潤基本能達到50%。由于價格低且款式新,這類品牌T恤在網上很受歡迎,有些網店一個月能賣出五六百件,僅銷售這類低價品牌T恤,一個月就能凈賺萬余元。
小唐建議,泉州不少鞋服品牌已在淘寶商城開設了官方旗艦店。鑒別能力低,又擔心賣家以假充真的消費者,可到這類網店購買。
地下鞋廠 每天制假數百雙
“網上銷售仿冒泉州品牌鞋服的賣家散布在全國各地,這些網店賣家要進山寨版的服裝或鞋通常有兩種渠道,一種是去當地的批發市場直接采購,還有一種是自己提供圖樣,找工廠生產!毙√普f,生產山寨鞋的通常是一些作坊式小廠,只有一條流水線,一般由老板帶回樣式,工人負責原料裁剪、鞋幫縫制、幫底成型、包裝、貼商標,從拿到樣式到生產出成品鞋,最快一天就可出貨,這種小作坊一天能生產出幾百雙的仿冒品牌鞋。
據了解,這些專門生產仿冒品牌的小工廠,一般散布在大型批發市場附近,網店賣家只需把訂貨單和樣品提供給他們,一般都能及時交貨。有時甚至只需提供照片,就能夠生產出足以“以假亂真”的產品。雖然款式與正品差別不大,但由于工藝和用料不同,網上買到的山寨品牌往往無法與正品相比。但依靠著低價優勢,一個月內賣出成百上千件山寨產品的網店不在少數。
分身乏術 企業眼睜睜“被假”
泉州一品牌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國內一些知名的網購平臺上確實有很大一部分品牌服裝和鞋品是仿冒的“山寨貨”,網上山寨貨的泛濫已給企業的品牌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但由于網絡上的賣家散布范圍太廣,數量太多,維權成本非常高,企業很難有精力一一維權。
泉州一律師事務所張律師稱,此前國際著名體育用品品牌“PUMA”起訴一家知名零售企業未經授權,銷售山寨“PUMA”商品,法院判決對方構成侵權賠償一萬元,而“PUMA”聘請律師、購買涉嫌侵權產品等費用也要七八千元。侵權成本過于低廉,使一些網絡銷售商無所顧忌,侵權行為因此難以杜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