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電子商務是戰略性投入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傳統企業初涉電子商務面臨眾多挑戰,例如,要把線上業務按占企業整體銷售額多大的比重來開拓。有泉州企業在經歷了網上實戰后,于近期提出,要讓這個比重達到10%。
獨立設立電子商務公司
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于上月在閩正式成立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用來負責整個企業的電子商務。據匹克公司電子商務總經理吳小陽介紹,集團對電子商務的定位是戰略性的投入,集團各項資源傾斜性地為電子商務服務,目前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010年僅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其他品牌公司一年的業績額,如今每天的銷售額基本保持在15萬元—20萬元,今年預計全年增長率在200%以上。
吳小陽表示,目前電子商務的銷售占企業整體銷售的比重并不大,從匹克2010年42.29億元的銷售規模來看,電子商務所占比重也就在1%左右,但是公司希望在未來的3年內電子商務占企業整體銷售額的10%左右。
他說,現有網店所銷售的產品包括當季新品、庫存產品,還有只在電子商務渠道銷售的專供產品,并且店鋪的性質有區分。有專門負責庫存產品銷售的網店(類似于線下的折扣店),也有主要銷售新品的形象店。整體來說,電子商務的商品銷售價格,如果是庫存產品會比線下便宜10%-15%。這得益于電子商務直接面對消費者,免除了中間的銷售加價環節。當季新品的價格策略是與實體店一樣,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差距,但是會有更多的增值服務。
對于網購售后服務的問題,吳小陽認為,企業的產品質量是相當過硬的,所以在產品質量上遇到的問題比較少,如果是因為質量問題導致客戶需要更換產品或者退貨的,公司一定是無條件執行。“對于電子商務銷售中無法試穿的問題,我們主要是通過全面的產品描述、產品展示、更貼心的客戶服務來解決。另外,部分產品還有7天無條件退款的保障。”他說。
適應國內市場大環境
吳小陽表示,匹克其實從2008年就開始做電子商務項目的嘗試,基于當時電子商務的大環境,沒有任何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所以從一開始就一直在摸索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之路。“目前匹克電子商務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凡是對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有利的我們都會去嘗試,除了自己的商城,我們也參與大家熟悉的淘寶網、拍拍網,另外還會跟一些綜合性的B2C平臺如當當、亞馬遜等合作,以及與一些專業性高的、垂直性的B2C平臺合作。此外,我們還會嘗試發展一些視聽購物、無線業務等等。其實,模式非常多,我們始終把握的原則就是要對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有利。”
匹克CEO許志華對于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極其重視,他相信未來電子商務的前景將非常廣闊,但他并不認為,這種新模式會把傳統的方式都取代。他舉例說,目前歐美的電子商務占的份額是3%,美國大概也只達到7%。對于國內剛剛起步的電子商務銷售,他認為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品牌形象,完善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式。“因為,在過去的銷售方式中,企業很難直接面對消費者,通過直營店取得市場第一手信息的渠道也非常長,管理很復雜。電子商務是企業面對消費者的一個很好渠道。”他說。
許志華談到,他現在關心的問題是到底傳統企業如何進入到電子商務這個領域。“你必須考慮清楚是想做短期還是做長期。目前電子商務的消費動機,有80%來自價格的驅動,只有10%到20%是無所謂價格的。隨著‘80后’跟‘90后’群體的成長,他們的價格驅動性就會越突出。所以,從長遠來看,要把電子商務做好,首先還是要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