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鞋企“內外戰”兩不誤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對于石獅鞋企尤其是出口型企業而言,4月1日是個好日子。這一天起,歐盟正式取消了對中國皮鞋征收16.5%的高額反傾銷稅,“最近歐盟的外商多了起來,訂單數量也慢慢恢復到五年前的水平。”寶蓋一家鞋企的有關負責人以及幾家鞋企的外貿部負責人介紹,鞋企今年的重點除了在內陸市場廣拓終端賣場之外,還要重兵“殺回”出口歐盟市場,“我們要做到‘內外戰’兩不誤。”畢竟,國內市場需求龐大,不可能因為歐盟市場的重新放開而弱化國內銷售渠道。
據介紹,自5年前歐盟開始對中國皮鞋征收高額反傾銷稅,石獅很多鞋企都把目光和市場轉向了俄羅斯、美洲以及東盟,尤其在中國與東盟市場實行“零關稅”之后,這些企業已經把精力從歐洲市場抽了出來,“雖然歐盟的訂單和美國市場的訂單利潤最大,但不得不放棄。”石獅一家出口鞋企的張副總回憶起2006年重征關稅的消息便一直搖頭,中國的制鞋成本本來就比東南亞地區高,再加上支付16.5%的反傾銷稅,很多客戶無法接受中國采購成本大幅增加,特別是中國企業近年來伴隨著物價上漲、勞動成本上升等因素而致使生產成本驟升,許多大客戶便把訂單發往印尼、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中國輸歐盟鞋反傾銷聯盟秘書長郭煒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歐盟四年來對我國鞋企征收高額反傾銷關稅,不僅增加跨國鞋企在華的生產成本,也使得我國企業出口歐盟的道路變得崎嶇,但對歐盟的消費者而言,損失最大。
“取消高額反傾銷關稅是好消息,但也不一定是好消息。”業內人士方先生認為,雖然歐盟委員會宣布取消反傾銷稅,但同時也在尋找新的管制辦法,并出臺了五項針對中國鞋產品的措施,比如說“進口鞋產品使用強制標簽以明確原產地標識”、“嚴格監控我國鞋企有沒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關注我國鞋企享受各類政府補貼的情況”等,對于大多數屬于低附加值的石獅企業而言,這并非好消息,在生產成本上升之后,他們的利潤空間已經被大大壓縮,訂單被東南亞國家切分;“可對于致力于以核心競爭力取勝的大鞋企而言,這是好機會。”方先生表示,石獅鞋企不應該盲目樂觀,應多關注國際貿易活動,提高產品研發和品牌附加值,而不是靠低價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