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中國球鞋熱銷歐美市場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提起“中國制造”,“價格低、設計差、質量一般”一直為人所詬病。然而,中國一些老牌運動鞋在歐美市場上的熱銷,卻讓人們慢慢改變這種印象。據加拿大《環球郵報》近日報道,好萊塢明星奧蘭多·布魯姆最近有了自己運動鞋的新寵——“飛躍”運動鞋,屬于“中國制造”。
布魯姆的飛躍鞋來自一位法國人的突發奇想。2005年,法國人帕特里斯·巴斯蒂安在上海發現了飛躍鞋后,為其簡約、輕便和復古的設計所吸引。2006年帕特里斯等人創辦飛躍控股公司,將飛躍鞋推向法國市場,大獲成功。該品牌以“FEIYUE”為商標,取“向前飛”(flying forward)之義,在法國掀起一股新的潮流。去年秋天,該品牌在倫敦以時尚著稱的百年老店——塞爾福里奇百貨公司出售,開啟了在英國的“飛躍”。據統計,目前僅在法國,飛躍球鞋的代理商已超過160家。去年,飛躍控股賣出了100萬雙飛躍鞋,若以每雙售價50歐元計算,年銷售額超5000萬歐元。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回力鞋上。回力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十分風靡。但自中國改革開放后,隨著“耐克”、“阿迪達斯”進入中國市場后,回力鞋逐漸消失了。去年,中國產的回力牌運動鞋出現在巴黎時裝店中。自從在歐洲復出后,“回力”已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商店,價格升至65美元一雙。此外,還有被美國人改良的“解放鞋”Ospop和“人民鞋”。
“飛躍”和“回力”等中國老品牌受到歐美消費者的熱捧,主要歸功于3個因素:中國產品的質量改善,“中國元素”在世界時尚界的流行以及法國人成功的商業運作。
“中國制造”風風雨雨二三十年,雖然出現過不少質量問題的事件,但總體而言其質量一直處于不斷提升之中。“中國制造”質量的提高,也逐漸得到了外國消費者的認可。據《環球郵報》的網上投票顯示,33%的消費者認為中國產品的質量好,53%認為有時好,這可以看出外國消費者對于中國產品質量總體持正面看法。而在該網站的留言中,一位ID為“di_mondz”的網民寫到:“盡管西方媒體數年來對中國產品做負面宣傳,……中國仍將重新擁有在產品質量與創新上應得的聲譽——如她們在16、17世紀所擁有的那樣。”飛躍鞋在海外市場,正是以其良好的品質為大家稱道。
其次,飛躍鞋簡約、傳統的設計迎合了消費者對于復古風潮的喜愛,而橡膠帆布鞋的材質正趕上歐洲鞋業的新潮流。在產品包裝上,帕特里斯以富含中國元素的廣告激起消費者對于神秘中國產品的興趣。例如,飛躍鞋的第一支廣告便以少林功夫為主要內容,突出飛躍鞋作為少林僧人練功鞋的特征,以此來吸引消費者。與此同時,法國消費者對耐克、阿迪達斯、匡威等品牌已然出現審美疲勞,飛躍作為新的時尚品牌出現,更滿足了消費者對于潮流多樣化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法國人成功的品牌定位和產品運作助推了老牌中國球鞋的成功。在進入歐洲之前,帕特里斯重新設計了飛躍鞋的款式以迎合歐洲消費者的需求,50歐元的最低定價稍高于普通運動鞋,顯示出他要將飛躍鞋打造為時尚運動品牌。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場,如何塑造“中國制造”的品牌價值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法國人用中國品牌獲得巨大成功,或許能給中國商家帶來諸多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