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業轉移,成都鞋業亟待升級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帶著4000萬鞋子的訂單,國際服裝鞋業零售巨頭ZARA上個月來到成都武侯區女鞋之都尋找下家。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要找到合適的廠家生產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鞋子。此前,成都有三家鞋廠在幫ZARA代工做鞋,但這一次,ZARA卻遲遲沒有找到新的接單工廠。
成都的制鞋業以女鞋聞名天下,與溫州、廣州、泉州并稱中國鞋業的“三州一都”。在武侯區境內有數千家制鞋企業,很多鞋廠的產品還遠銷海外。可是面對ZARA的4000萬訂單,為何就沒有更多合適的廠家呢?
昨天,正在成都考察的ZARA負責人就此解釋說,造成訂單暫時沒有找到合適廠家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供應鏈不能直接對接歐美市場。成都鞋企通過中間渠道拿原材料,原材料進貨時間太長,造成工廠無法在規定時間內交貨。除此之外,不少工廠本身條件也不具備接單能力。
四川西部鞋都產業運營公司董事長彭軍是ZARA進入成都的積極“引路者”。在他看來,成都的制鞋業已經到了必須升級轉型的關鍵時刻,歐美原材料配套等問題是成都鞋企亟待破解的瓶頸。要讓成都女鞋走俏世界,就要加入世界鞋業格局變革的主潮流。
看了10多家鞋企
ZARA遲遲不下單
今年3月的一天,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裝鞋業零售巨頭ZARA質量控制人士悄然抵達成都。彭軍透露,ZARA這次計劃在成都下單4000萬雙,前期訂單達300萬雙。
在女鞋之都園區,ZARA先后考察了10多家規模較大的鞋企。本以為大生意來了,但令眾鞋企沒想到的是,考察評估結束后,ZARA卻遲遲沒有下單。
原來,ZARA方面認為,成都鞋企的歐美原材料供應大都是從廣州過來的。原材料經過中間商后,耗時較長,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訂單任務。
前天ZARA質量控制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此前他們在廣州考察過,發現廣州不少鞋企因為招工難等因素,生產線開工不足,所以他們立刻趕赴成都考察。他們認為,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四川鞋業行業成熟度高,勞動力資源優勢明顯,加工工藝水平也比較好。不過這位負責人坦言,成都鞋企在升級換代方面還有待提高,能滿足訂單質量要求的企業也不多。那些能滿足訂單生產要求的企業又受制于歐美原材料配套。看來看去,ZARA的4000萬雙鞋子訂單就是沒了著落。
“成都鞋”
轉型升級面臨挑戰
ZARA的遭遇折射出成都鞋業的尷尬現狀。正在起草的《四川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方案》顯示,盡管我省的鞋業發展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和規模,但是長期以來鞋業發展以訂單制造、貼牌加工為主,基本上沒涉及鞋業的產業鏈上游,如產品設計、研發等,相關人才也嚴重缺乏。人才及產品研發設計等核心要素缺乏,將成為我省鞋業產業發展、轉型升級道路上最大的挑戰之一。
規劃方案草案稱,目前成都鞋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多數企業管理落后、沒有自主品牌和技術,產品處于產業鏈條低端,缺乏競爭力。一些有規模的企業,主要以貼牌生產和接受委托加工為主,產品設計、技術創新和開發能力弱,發展后勁嚴重不足。
在出口方面,以俄羅斯市場為主的出口型企業遭遇金融危機和俄嚴厲打擊“灰色清關”后,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對俄出口大幅下滑。因此,成都鞋業急需拓展新的外銷渠道,找到一個既安全穩定又切實可行的新外貿模式,改變單一的產品出口格局。
人才不足、研發能力弱也是成都鞋業面臨的困境。規劃方案草案稱,本土鞋業從業人員受高等教育者比例很小,鞋界的中層骨干大都為師徒傳教性質,屬經驗型、技術型人才,急缺知識型人才。此外,四川多數鞋企的產品生產以來樣加工或模仿為主,在產品和技術研發、品牌創建等方面投入嚴重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
產業轉移
催生外銷“黃金期”
西部鞋都產業運營公司和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目前成都鞋業面臨國際、國內兩大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
首先,全球“西鞋東移”的態勢日趨明顯。研究表明,目前全球鞋業正繼續向中國、越南、印尼等亞洲發展中國家轉移,歐美國際知名鞋類企業繼續擴大在發展中國家的委托加工、產品研發和原料采購,同時產品設計、檢測等也逐步向這些鞋業聚集地轉移。ZARA攜巨額訂單入蓉,正是全球“西鞋東移”的直接體現。此外,近期到女鞋之都的國際巨頭還有很多,比如意大利展覽巨頭博洛尼亞集團前幾日宣布計劃年底在成都舉行世界鞋業流行趨勢的發布會,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產品質量及安全服務公司Intertek計劃在成都設立測試中心,幫助成都女鞋破解出口歐美市場的難題……業內人士表示,國際大公司紛紛探營,顯示出成都鞋外銷國際市場迎來黃金機遇期。
彭軍則認為,全球鞋業這一產業轉移背景,有利于本土鞋產業在原有產業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鞋業聚集規模和提高技術水平,有利于建設國際化的加工中心、貿易中心和研發中心,特別是結合成都女鞋的產業優勢,打造“世界女鞋新中心”。
另一方面,國內鞋產業格局也出現了“東鞋西移”的態勢。由于勞動力價格提升、土地資源緊張等因素,沿海發達地區已將經濟增長的中心逐步轉移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上。占地和用工多的制鞋企業開始被調整和向外轉移。在此背景下,國內“東鞋西移”將呈現進一步加速趨勢,許多企業紛紛到西部尋求比較優勢更突出的區域設廠。地處西部的成都鞋業,則最有條件吸引鞋類企業投資并迅速擴大規模。
“成都鞋業應當抓住當前絕好的轉型期,從自身管理、研發、人才、品牌、原材料供應等方面"補課",拓展新的外銷渠道,這樣才能使成都女鞋"走俏"世界”,彭軍總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