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被“很專業”地忽悠了
2011-04-19 11:05:21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廣東多所高校出現冒充“寶潔公司”招聘校園代理為名的行騙行為,行騙人員身著“寶潔公司”工作服,戴著“寶潔公司”工作證,甚至準備了蓋有“寶潔公司”印章的校園代理協議和收據。近日,廣州、深圳、肇慶、中山、江門、珠海等大學陸續出現類似的被騙案例,給初嘗創業的大學生當頭一棒。
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廣東多所高校發現,詐騙團伙均以招聘學生代理為由,利用豐厚的利潤和簡單的工作形式為誘餌,將假冒的海飛絲、潘婷等寶潔名牌產品以低于市場價格賣給學生,眾多大學生上當受騙,被騙數額少則數百元,多則兩三千元。
廣州大學大一的兩名同學被騙走1600元,據稱行騙人名叫“安杰”。“她剛開始問我們要不要兼職,說只是派傳單,后來就說為了擴展公司的業務,問我們要不要做銷售代理。她說現在進貨比較便宜,要我們抓緊,說貨在樓下,可以現在給錢。”于是,兩人就交了錢,“起初也有懷疑,但是她拿了工作證給我們看,還有‘寶潔公司’的印章,我們就相信了。”受騙的同學表示,行騙人員看起來“很專業”,“她語速很快,我們幾乎沒有思考的時間,她說的話很誘人。她以每瓶低于市場價格4元左右的價格,把產品賣給我們,告訴我們賣一瓶有4元提成,我們幾乎沒有認真考慮就付錢了。等我們拆開箱子,才發現全是假貨。”后來,當她們想打電話問“安杰”什么時候拿傳單時,“安杰”態度很冷淡,拒絕了再見面的要求。
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多所高校的學生受騙,被騙學生成立了“聯合社”、“權益會”QQ群,共同聲討維護自己的權益,并發帖提醒其他學生不要受騙。廣州大學、深圳大學、廣東商學院、肇慶學院、江門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學院等十幾所學校的學生均在群里講述被騙經歷。
行騙方式如出一轍,“她們問我要不要做‘寶潔公司’的校園代理,每月只要發1000份傳單,就有500元底薪,且銷售出公司的產品有提成和扣點,隨后就要我們定購她們的洗發水。”北京師范大學一位同學告訴記者,他覺得既然不會占用太多時間,而且利潤比較豐厚,就這樣上當了。
對于心存疑慮的同學,行騙人員還偽造了蓋有“寶潔公司”印章的招聘協議和發票。詐騙人員的行騙范圍很廣,這個詐騙團伙用的名字除“許玲玲”、“馮丹丹”之外,還有“馬玥”、“閆美榮”、“安杰”、“趙鑫”、“郭微微”等。“這些人的名字和身份證估計也是假的。”一個看過行騙人員身份證的同學這樣斷定。
學生在發現上當后,馬上再聯系這些所謂的“寶潔公司”工作人員,“她們的電話不是打不通,就是關機或者沒人接聽。即使有接聽也是敷衍回應,拒絕再見面。我們說如果不出現的話我們就報警,她說想報就報吧。”一位受騙學生無奈地說。
對于被騙購買的假冒洗發水,大多數學生都留下來用作衛生間清潔用品。“我們不敢整箱扔出去,擔心別的不法之徒或者不知情的人使用,假的東西不應該再害人了。買了整整4箱,可以洗4年廁所了。”大家雖然對上當受騙很憤怒,但是都沒有草率處理這些假貨。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種詐騙活動早在2006年就出現過,被騙的學子更是遍及全國各地,北京、上海、哈爾濱、濟南、青島、合肥、南昌、武漢等地都有類似事件發生。據媒體報道,2008年濟南就曾破獲一起“寶潔兼職”詐騙案件。
廣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利盛煒老師認為,學生在大學期間既要培養創業觀念,還要豐富社會經驗,不要急于創業,創業實踐也要盡可能規避風險。廣州大學心理學韓勱老師認為,學生社會閱歷淺,思想單純只是一方面,“有些學生對創業的期待太過理想化,追求省力又賺錢的兼職,這種心理就讓騙子有了可趁之機”。
隨后,記者連線寶潔(中國)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黃斯彬,他回應:“我們從來沒有進行過校園代理的招聘,寶潔招聘的崗位都會在官方網站上公布;我們已經通過所有的招聘渠道告知防止受騙的信息;寶潔公司打假部門也正在努力協助相關部門調查。”(來源:中青在線)
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廣東多所高校發現,詐騙團伙均以招聘學生代理為由,利用豐厚的利潤和簡單的工作形式為誘餌,將假冒的海飛絲、潘婷等寶潔名牌產品以低于市場價格賣給學生,眾多大學生上當受騙,被騙數額少則數百元,多則兩三千元。
廣州大學大一的兩名同學被騙走1600元,據稱行騙人名叫“安杰”。“她剛開始問我們要不要兼職,說只是派傳單,后來就說為了擴展公司的業務,問我們要不要做銷售代理。她說現在進貨比較便宜,要我們抓緊,說貨在樓下,可以現在給錢。”于是,兩人就交了錢,“起初也有懷疑,但是她拿了工作證給我們看,還有‘寶潔公司’的印章,我們就相信了。”受騙的同學表示,行騙人員看起來“很專業”,“她語速很快,我們幾乎沒有思考的時間,她說的話很誘人。她以每瓶低于市場價格4元左右的價格,把產品賣給我們,告訴我們賣一瓶有4元提成,我們幾乎沒有認真考慮就付錢了。等我們拆開箱子,才發現全是假貨。”后來,當她們想打電話問“安杰”什么時候拿傳單時,“安杰”態度很冷淡,拒絕了再見面的要求。
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多所高校的學生受騙,被騙學生成立了“聯合社”、“權益會”QQ群,共同聲討維護自己的權益,并發帖提醒其他學生不要受騙。廣州大學、深圳大學、廣東商學院、肇慶學院、江門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學院等十幾所學校的學生均在群里講述被騙經歷。
行騙方式如出一轍,“她們問我要不要做‘寶潔公司’的校園代理,每月只要發1000份傳單,就有500元底薪,且銷售出公司的產品有提成和扣點,隨后就要我們定購她們的洗發水。”北京師范大學一位同學告訴記者,他覺得既然不會占用太多時間,而且利潤比較豐厚,就這樣上當了。
對于心存疑慮的同學,行騙人員還偽造了蓋有“寶潔公司”印章的招聘協議和發票。詐騙人員的行騙范圍很廣,這個詐騙團伙用的名字除“許玲玲”、“馮丹丹”之外,還有“馬玥”、“閆美榮”、“安杰”、“趙鑫”、“郭微微”等。“這些人的名字和身份證估計也是假的。”一個看過行騙人員身份證的同學這樣斷定。
學生在發現上當后,馬上再聯系這些所謂的“寶潔公司”工作人員,“她們的電話不是打不通,就是關機或者沒人接聽。即使有接聽也是敷衍回應,拒絕再見面。我們說如果不出現的話我們就報警,她說想報就報吧。”一位受騙學生無奈地說。
對于被騙購買的假冒洗發水,大多數學生都留下來用作衛生間清潔用品。“我們不敢整箱扔出去,擔心別的不法之徒或者不知情的人使用,假的東西不應該再害人了。買了整整4箱,可以洗4年廁所了。”大家雖然對上當受騙很憤怒,但是都沒有草率處理這些假貨。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種詐騙活動早在2006年就出現過,被騙的學子更是遍及全國各地,北京、上海、哈爾濱、濟南、青島、合肥、南昌、武漢等地都有類似事件發生。據媒體報道,2008年濟南就曾破獲一起“寶潔兼職”詐騙案件。
廣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利盛煒老師認為,學生在大學期間既要培養創業觀念,還要豐富社會經驗,不要急于創業,創業實踐也要盡可能規避風險。廣州大學心理學韓勱老師認為,學生社會閱歷淺,思想單純只是一方面,“有些學生對創業的期待太過理想化,追求省力又賺錢的兼職,這種心理就讓騙子有了可趁之機”。
隨后,記者連線寶潔(中國)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黃斯彬,他回應:“我們從來沒有進行過校園代理的招聘,寶潔招聘的崗位都會在官方網站上公布;我們已經通過所有的招聘渠道告知防止受騙的信息;寶潔公司打假部門也正在努力協助相關部門調查。”(來源:中青在線)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用“話術”讓營銷人員脫穎而出
- 下一篇:職場面試歸來的思考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