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女性練就財女秘籍
有人將現代女性分成兩種,一種是只知道消費的“喝星巴克咖啡的女人”,另一種則是懂得理財、對人生有規劃的“買星巴克股票的女人”。不知我們《賺錢周刊》的讀者———你屬于哪一類呢?
你究竟是像范冰冰那樣認為“理財的最高境界是讓別人打理財務”,把錢交給信任的人管理呢,還是如作家梁鳳儀一樣,善于做生意,讓錢生錢,又或者像那些專業理財師教我們那樣做各種各樣的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的同時,滾大財富?
1 投資創業,自己當老板
理財特質:創業型
核心:搶占藍海
人物:廣州巴斯特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琳
先來講一個關于著名作家梁鳳儀的創業故事。1972年,23歲的梁鳳儀遠赴英國倫敦,陪伴及照顧正在倫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丈夫何文匯。她在英國僑居至 1974年,以家庭主婦為正職,同時半工半讀。1974年,何文匯赴美國任教,梁鳳儀隨行,初來乍到,工作難找,為解決謀生問題,梁鳳儀就開始為電視臺編寫劇本以賺取零用,總共寫了60個電視劇本。后來回到香港之后,梁鳳儀找的首份工作就是在電視臺做編劇和戲劇寫作人,但因自己的性格和影視圈的工作環境并不協調,她又萌發了做生意的念頭,并想到了引進菲傭。
“當時我父母覺得很難過,女兒留學英國、美國,在香港中文大學有碩士學位,可工作卻是給人家介紹菲傭。”別的同學不是政府高官,就是商界強人,但梁鳳儀認定了菲傭的市場前景。“這個生意,做了三四個月就開始賺錢,半年內,我就買了第一輛奔馳。父母也開始理解我的工作,并覺得很自豪。因為太多朋友托他們叫我給介紹好的菲傭,他們覺得很有面子。”
當菲傭中介,讓梁鳳儀找到樂趣的同時也讓她賺到了錢。記者采訪的廣州巴斯特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琳也是這樣一位擅長尋找投資藍海的女性。
199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陳琳接觸到了展覽這一行業,首先是出于對該行業充滿好奇,同時覺得展覽在中國還屬于起步不久的一個朝陽行業,應該有機會得到發展。于是就很自然地加入到了廣州展覽大軍中來。“當時,我是幫別的公司做展會代理,那時候的展覽業沒有現在這么規范,由于代理展會,常常會遇到諸如溝通及協調等方面的束縛。同時我覺得,由于代理沒有主導權,且不是自有品牌,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我覺得當時展覽業的形勢也挺適合創業,于是我果斷地放棄了從事展會代理,決心創立屬于自己的品牌展覽項目。”
但在公司成立初期的三年,即是公司幾個重要品牌展覽項目的培育及市場啟動期,也是公司運營最為艱難的時期。2003年,陳琳帶領公司的骨干力量進行市場調研時發現,在汽車空調及配件在整個汽車工業中擁有非常專業的地位和產業鏈,卻欠缺一個能令行業更健康發展的服務平臺。這一調研結果令我欣喜,我仿佛能看到公司上下低迷了兩三年的士氣重新被激發,個個斗志昂揚。
于是趕緊組建項目團隊,經過半年的緊鑼密鼓的籌備,于2004年推出“第一屆廣州車用空調及冷藏鏈技術展覽會”,成功地吸引了46名展商的支持,參展商中不乏車用空調領域的知名品牌。初獲成功,讓陳琳更加堅定地把這個展覽會辦成一個知名品牌的想法,而今,“AAC CHINA”已經成功舉辦了第八屆。(來源:新快報)
- 上一篇:氣質桂綸鎂 示范辦公室OL談吐經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