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鞋業出口形勢良好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4月1日起,歐盟正式取消對中國皮鞋征收16.5%的高額反傾銷稅。自2006年歐盟正式對我國鞋企征收高額反傾銷關稅,當反傾銷征稅期滿后,2008年歐盟再次發起復審,決定將反傾銷措施再延長15個月,直到2011年3月31日。這4年多來,中國奧康等5家企業3次奮起應訴、抗辯。
反傾銷稅終止后,我市鞋企能否迎來銷售“小陽春”?昨天,記者從溫嶺市鞋革業商會了解到,我市主要生產中低檔合成革鞋面,歐盟取消對華反傾銷針對的是真皮鞋面,對我市鞋業出口影響不大。記者隨后從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目前我市鞋業外貿出口形勢較好,今年前3個月,出口額達到2.75億美元,同比增長33.6%。
“今年我們不愁訂單,現在訂單已經排到9月份了。”昨天,在臺州寶利特鞋業有限公司,市場部高經理與一位顧客洽談一批出口到歐盟的真皮靴子,“有2萬多雙,出口到英國,目前還在洽談中。”高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公司主要生產仿皮類鞋子,很少接真皮的單子
臺州鞋業能否借這一東風向真皮高檔鞋發展?“溫嶺鞋業占我市鞋業出口的90%,市場上基本都是合成革鞋。盡管有一些大型鞋企開始涉足真皮市場,但是量不大,而且進貨商習慣了從溫州或者別的地方采購真皮鞋,就算我們供應真皮,也很難碰到買家。”溫嶺市鞋革商會秘書長潘克誠介紹,2010年,我市鞋業出口額達11多億美元,其中歐盟約占35%。
“歐盟取消反傾銷稅,對我們今后提升產品檔次阻礙會有所減少。”高經理介紹,歐盟的“技術壁壘”對中國鞋業出口影響較大,受到配額限制和嚴格的技術標準,“不過反過來,只要我們提高質量,也可作為賣點。”
有業內人士提出,反傾銷稅的取消對中國出口企業是一種“減負”,但不應該盲目樂觀,要著眼于中國鞋業的未來,要提高產品研發和品牌附加值,開辟多元市場;在營銷上,要走自主品牌道路,提高中國鞋在歐洲的社會認同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