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案頻頻來襲,泉州鞋企“淡定”出招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近期,歐盟宣布對華陶瓷反傾銷案出臺、印度對原產自中國的絲綢發起反傾銷落日復審……在遭遇反傾銷調查中,一些企業如履薄冰,一方面要防止其他反傾銷案的發生,另一方面要積極應對已立案的反傾銷調查。而另一些企業卻能淡定轉型。那么,外貿企業該如何“出招”?
孫瑞哲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
黃清發 天宇化纖公司副總經理
林天津 木林森戶外用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理性競爭
主持人:在防范和應對反傾銷措施中,企業和行業協會各有哪些作為?
孫瑞哲:近年來,涉及反傾銷的企業規模普遍不大,由于規模小,許多企業無法承擔高額的應訴費用,只好選擇放棄。對于這種情況,行業協會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并加強對出口紡織、鞋帽的監控,防止量大價低質量差的產品出口,比如國內其他一些省份的行業協會就曾采取出口最低限價的措施,防止企業之間的壓價競爭。在企業方面,中小企業若無力承擔高額的應訴費用,可通過行業協會牽頭,與大企業合作,共同應訴,減輕一部分負擔。
林天津:反傾銷案件發生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認識反傾銷及其后果,積極應訴,爭取最大限度的抗辯機會,盡量避免國外反傾銷措施的濫用。如果不應訴,就意味著原有的市場丟了,而應訴了還有成功的希望,應訴成功的話,以后的市場就更好做了,這是一個挑戰。
此前,加拿大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防水鞋靴作出反傾銷仲裁。我市涉案企業無一參與應訴,均被加拿大裁定最高傾銷幅度43.8%,當時參與應訴的一家國內企業被裁定傾銷幅度為0,其他合作應訴企業被裁定傾銷幅度為4.5%—19.9%。
曲線出口
主持人:預防反傾銷,企業可做哪些長遠規劃?
孫瑞哲:預防反傾銷就要研究“兩個市場”的情況,實現多元化經營,最好建立跨國公司。這樣一來,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對我國某類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那企業就可以轉而通過分布在其他國家的分公司,如從泰國分公司出口,或者從南非分公司出口,這樣可以很快調整市場,將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林天津:為了避免遭遇國外歧視性政策,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與國外企業合作,使得自己的產品成為雙方合資、合作的成果,這樣的產品較容易被對方國家接受。如企業加盟美國戶外工業協會,就是為進入美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戶外用品市場鋪路。
借勢轉型
主持人:除了被動應對反傾銷措施外,企業有哪些可主動轉變的出路?
黃清發:解決出口企業屢遭反傾銷調查的根本出路,是走非價格競爭道路,最該重視的是提高產品的檔次、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像開發一些功能性、生態型的產品,變被動為主動。
比如我市一家大型家具出口企業,原先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接到美國商務部的反傾銷調查通知后,在積極應訴的過程中,企業才逐漸意識到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此后,這家企業的產品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并進行注冊,其他企業不能仿制這家企業的產品,國外采購商想要購買這樣的產品,也不能夠向其他企業采購,由此避免了價格競爭的負面影響。
林天津:某種程度上說,遭遇反傾銷正推動一些企業擺脫“沒有技術含量”的運營道路,企業應順勢調整產品和市場定位。
東莞是國內鞋業一大出口地,幾年來眾多東莞鞋企在反傾銷的倒逼下,逐步實現轉型。一些企業由中低檔路線走向高端鞋的研發、生產和制造。結果,企業出口不但沒受到負面影響,反而在保持原有出口量的情況下,利潤大幅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