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職場“幸福感”
作為一名職場人士,你覺得自己幸福嗎?《職場人士幸福感調查報告》顯示,在一些大城市工作的職場人士中,有65%的受訪者表示:總體上來說,2010年自己是幸福,但其中僅有1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很幸福。在這些人士中,職場新人、男性員工及高管是對自己的幸福感最失望的三類人士。
保持敏感 體會小幸福
很多網友感慨,在城市拼搏,怎么樣才能讓自己幸福?有關專家表示,幸福感和三個方面息息相關,包括對生活和工作的滿意度、心理投入度和情感指數。在生活滿意度方面,如對居住環境、經濟收入、業余生活及人際關系等。工作滿意度,如工作負荷、責任壓力、工作勝任感、興趣相關度、工作成就感、薪酬公平、工作氛圍、學習和晉升機會、領導同事組織的認可、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
楊駿是一名外來務工人員,他找到工作后就把留在老家的妻子也帶了出來。在妻子眼里,他們生活得還算不錯。可是,楊駿卻并不滿意當前的生活狀況。對于家,他想有自己的房子、車子;在公司里,看到同事比自己工資高,他就想著有機會可以升職。他認為,自己生活的很心酸,不幸。
專家表示,幸福的感受與幸福的敏感性相關,女性的幸福感往往高于男性。通常女性的主觀感受更敏感、更感性,且女性更關注個人和家庭方面的問題,也相對容易從一些小事中感到滿足,如看電視、朋友聊天等,她們有更多的渠道去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也有更多的機會去體會細小的幸福。相反,男性在這方面就不如女性。他們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放慢自己的節奏,無形中降低了自己生活幸福指數的敏感度。
初來乍到 忌焦慮過度
小影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雖然經歷過職前培訓,但是,隨著工作的深入,她發現工作上很多事情并不是單靠學校學到的知識和短期的職前培訓就可以解決的,比如人際關系、工作上的小錯及領導的意思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劉銘是小影的同學,也是剛剛進入職場不久的新人,但是到目前他已經換了
三次工作了,現在仍然不滿意自己所在的公司。他說:“每次到新的公司都覺得年資比較深的同事壓著我們這些新員工,資深的同事們仿佛有自己的圈子,我們很難融入其中。”
專家表示:新人進入社會,對新工作環境和自我的職業發展都有較高的期望,形成了焦慮和壓力,相應的滿意度就會較低。近年來,工齡在一到三年的職場新人前來咨詢工作適應問題、職場人際、工作壓力的案例呈上升趨勢。職場新人在工作氛圍的滿意度上顯著低于其他人群,職場新人的心理投入度顯著低于其他工齡的員工。不過即使是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在選擇一份新的工作的時候,不少公司“老新人”也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壓力感。但是,隨著工齡增加,對工作內容和工作氛圍的滿意度會逐漸遞增,經過一到三年的適應后才能越來越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三到五年之后將是員工在公司里面感覺最好的時候。
位高權重 不一定滿足
高管盡管是公司里“說話最有分量”且薪酬較高的一群人,但是他們的總體幸福感和生活幸福感卻都不比其他人群高。
張暉是某大型化工企業的高管,在他同事眼中,年薪不菲的他應該很享受工作。但是實際上卻并非如此。他疲于應酬客戶,經常感到厭倦。
究其原因,有關心理方面的專家認為:高層管理者的自身工作生活質量和自我實現的要求常高于其他人群,一般的成功無法滿足他們。同時,高層管理者往往是能力和意志力超群的人,他們往往覺得靠個人意志力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職場的幸福感不一定只關乎薪酬或者職場權力,也關乎心理投入度和情感指數。比如一些科學家,可能收入并不高,但是執著于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覺得很快樂、很幸福。 (來源: 新民晚報)
- 上一篇:廣州白領累過北京上海?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