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壓力、不公平職場“橡皮人”增多
你是不是覺得現在的新人好像都在異想天開,其實什么都不懂?即使一年沒受到任何表彰,你是不是也覺得無所謂?無論大小會議,走神是不是已經成為必修課?要是這些“癥狀”你都符合,恭喜你,你已經蛻變成一枚職場“橡皮人”。
所謂“橡皮人”,是如今在白領中很流行的一種自嘲,指的是沒有效率、沒有反應、不肯接受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全都無所謂,在經年工作壓力下漸趨麻木宛如橡皮制成的人。其實,其最早的來源可追溯到作家王朔在1986年發表的一篇小說《橡皮人》。“我就有橡皮族的特質,剛進公司的時候,我和另一個能力資歷都不如我的同事競爭一個出國培訓的機會,但人家最后勝出,當時我憤憤不平,整天抱怨,但現在已經不會那么沖動,因為很多時候你的反抗是無用的,所以現在我學會了圓滑,更多時候就不吭聲,面上毫無怒色。 ”一名在外企從事IT工作的孫先生說道。孫先生認為,“心中有火、面上成霜”是職場“橡皮人”的典型癥狀。對于職場上一些不公平、不如意事心里惱火,惱火不能化解便反擊,而發現反擊無效時,只有聽之任之,用沉默來表示一種無聲的對抗。
職場專家表示,“橡皮族”白領在工作壓力、職場不公下漸趨麻木,是目前職場比較典型的一類人群。 “橡皮化”雖然不會產生直接的惡劣后果,但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個人職業前景,進而也可能影響企業的運營效率。專家建議,“橡皮人”要盡快調整自己的狀態,制定工作目標和稍微緊湊的工作計劃是能帶來一些有益的壓力,若能長期堅持可抵御“橡皮化”。此外,專家強調,企業也應建立公平、合理的獎懲機制,讓員工的收入與付出成正比,上級主管發現“橡皮人”后宜及時溝通、多加關懷,幫助其緩解“橡皮化”。 (來源:解放牛網 新聞晚報)
- 上一篇:想混好職場,得學會吃午飯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