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利比亞戰火將影響泉州鞋服等產品出口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日本大地震的影響還未平息,利比亞戰火升級又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雖然從地理位置上看,利比亞似乎距離我們很遠,然而一些泉州企業已經“嗅”到:在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的發展中,利比亞局勢的惡化可能在經濟領域引發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殃及中東北非貿易
來自泉州市外經貿局的統計數字顯示,2010年我市對利比亞的出口總額為9012萬美元,出口產品主要為紡織服裝、鞋帽、傘等。“利比亞在我市的出口市場中占據的份額并不大。”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商會秘書長陳蒼松分析,可是中東和非洲都是泉州重要的新興出口市場。基于利比亞所處的地理位置,目前在該地戰火影響下,中東和北非就像是接著一根緩慢燃燒導火線的小火藥箱,如果利比亞局勢進一步惡化,必然會影響到這兩個地區的正常貿易。
原材料面臨新壓力
那么,目前的國際形勢對于原材料價格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有分析認為,作為OPEC第八大產油國,利比亞近一個月的原油出口幾乎降至零,如果惡劣局勢擴散到中東地區,可能導致原油供需不平衡,原油價格的飆升難免會將成本壓力傳導至下游生產性企業。
目前我市企業用于鞋材生產的橡膠一般為合成膠,由原油加工提煉而成,因此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鞋材成本將面臨上漲壓力。同時,對以石油為原材料的化纖企業及其下游的成衣企業也將產生影響。
加速研發新材料
“油價若持續上升,企業會想到通過漲價來轉嫁成本壓力。但是,油價持續高位可能會引起國內外需求下降,從而導致包括成衣在內的各類企業訂單下滑。企業面臨兩難選擇。”業內人士分析。
陳蒼松分析:“如果原材料持續上漲,帶來的可能是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會通過研發新材料來替代傳統材料,提高產品附加值,而缺少創新能力的加工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據悉,迫于橡膠上漲的壓力,寶峰鞋業在拖鞋的生產中減少橡膠的使用量,加入了新的合成材料;而竹纖維、玉米纖維等面料也開始被廣泛運用到服裝、家居等領域,“會呼吸的服裝”成為九牧王、七匹狼等企業的新賣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