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皮革產業技術升級闖市場
【中國鞋網-鞋材輔料新聞】在海寧上元皮革、卡森等企業的生產線上,一種稱為無鉻鞣制革的技術正在被應用,即采用進口化學品代替傳統的鉻,雖然每平方尺皮的成本較傳統羊皮增加0.3元左右,但是用這種技術生產的皮制品符合歐盟很多國家的環保標準,在國際市場上很暢銷。
如今在海寧的皮革產業中,越來越多的制革企業開始技術升級,傳承百年的老制革工藝正在被新的技術替代,皮衣更環保,市場也更廣闊。
在海寧皮革城,最近一種植糅皮皮衣很暢銷,它的價格比普通綿羊皮皮衣要貴一兩百元。這就是該市皮革企業在用上植物鞣劑后制成的一種皮,這種鞣劑代替了傳統的鉻鞣制劑,大大降低了制革中重金屬鉻的含量。
海寧上元皮革有限責任公司每年生產的700萬尺羊皮,有一半以上使用不含鉻的制革工藝。該公司科技科科長柯瑞華介紹,植物鞣劑是一種從植物中提取的鞣劑,從2008年開始,公司在綿羊皮制作工序中采用了植物鞣劑代替傳統的鉻鞣制劑,雖然每平方尺皮的成本增加了近0.5元,但是新技術的使用可以使制革中排放的鉻含量降低到零。
據了解,由于一般的生化方法難以降解,鉻通常會在環境中長期積聚,長期無控制排放將造成水體污染。實際上,除了植物鞣劑的使用,海寧的制革企業一直在嘗試減少鉻的使用量和排放量。在富升裘革有限公司、海寧兄弟皮革有限公司等企業,制革過程中則在嘗試低耗用高吸收鉻鞣以及廢鉻液可持續回用等技術。
“這些新技術可將傳統鉻鞣法中鉻的用量降低30%,吸收率提高至95%以上,大大降低鉻排放。”兄弟皮革的一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樣后期污泥處理成本將大大降低,也就是說污泥中鉻含量只占了5%,鉻鞣廢液基本實現零排放。
一系列環保制革技術以及后期處理能力的提高,讓海寧市皮革企業治污能力大大提高。去年11月份,國家環保部委托中國皮革協會及專家組對該市9家制革企業進行了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重金屬鉻等11個指標的環保檢查,最后認定海寧皮革企業治污能力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未來的制革技術將逐步向減少鉻、氨氮等含量努力,這些技術的突破將大大減少海寧制革中的污染。”海寧市皮革制品塊狀經濟轉型升級專家服務組組長蘭云軍表示,專家組還在試驗高吸收鉻糅制革技術,技術成熟后,將在該市制革企業中推廣運用,有望徹底改變海寧制革過程中重金屬鉻排放的問題。
- 上一篇:石獅布料市場“六招”求變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