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工荒,鞋服企業各顯神通
【中國鞋網-國內市場】“用工荒”前,不少企業各顯神通,應對這一困局。在這些企業看來,“用工荒”并不全是壞事。
新技術變出“機器人”,省心又省錢
嘉興南湖的浙江良友木業有限公司,在產品拋光線上,需要大量熟練工人,因此企業招工始終是個難題。
去年上半年,企業終于下定決心,開發新技術:一個月后,一種機械拋光代替人工拋光的技術投入生產線;又經過2個月左右的調試,生產的產品完全符合質量標準。“新技術節約大量人力,一年讓企業省了150萬的工資。”企業一名相關負責人說。”
騰籠換鳥,生產線西遷,研發中心留守
在奧康董事長王振滔看來,應對“用工荒”不難:“我們早將主要生產部門轉移到重慶,溫州總部主要負責設計和研發等。”
從2003年開始,奧康集團在重慶投資建造了2600畝的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奧康大部分鞋子的生產都在重慶完成,這就解決了用工問題:“留在溫州的總部,專注于產品設計和市場開發,依然是企業最核心的部分,依然在創造著最大的價值。”
光漲工資還不夠,買了社保更安心
去年年底,溫嶺橫峰一家鞋廠的阮老板接到20多個老員工的辭職信,這讓他措手不及。員工告訴他,其他企業給的待遇比他好,除了年年漲工資,還買社保。
幾番談話,阮老板終于發現,員工現在關心工資,同樣也更關心長期的保障。
春節剛過,阮老板給所有員工打電話:“許諾將他們每個月1500元的工資提高到2000元,再給他們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及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
- 上一篇:石獅鞋企關注百貨渠道建設
- 下一篇:“世界杯經濟”升溫:零食和鞋服消費也“蹭蹭”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