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老夫妻手編草鞋撐起家庭
2010-12-13 11:30:44 來源:揚子晚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中國鞋網-鞋類快訊】在徐霞客鎮黎明村有一對相濡以沫七十載的老夫妻,他們用一手編草鞋的絕活撐起了一個家庭,更織就了一幅夕陽無限好的幸福圖景。
見到93歲高齡的徐金寬老人時,精神矍鑠的他正坐在斜椅上,腰間系著圍腰,布滿老繭的雙手正在草鞋機上忙碌地穿梭著,而同樣93歲的老伴姚金珍,此時陪伴在他身旁,一邊和他嘮家常,一邊熟練地編織著稻草。
徐金寬老人告訴記者,七十多年前,他和姚金珍結成夫妻,家境貧寒的他們憑借著編草鞋的手藝養活了整個家庭,七十年過去了,兩人一路相扶相持,生活越來越好,但這老手藝依然讓他們難以割舍,當記者問起他們為什么現在還要做這個草鞋時,老人說,一方面自己喜歡做,另一方面是有人需要買的。
草鞋,是由稻草編織而成的。但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購買草鞋的人已經不多了,而這種傳統的老工藝更已經不多見了。老人告訴記者,編草鞋并不難學,首先是要將準備好的稻草,用木棰捶軟搓成繩作為原料,接下來就是可以進行編制了。一般都是老伴姚金珍準備原料,徐金寬老人負責編制草鞋。
別看老夫妻倆都已是93歲高齡,但編起草鞋來可不在話下,手也特別靈活,不到一刻鐘一個草鞋底已基本成形。老人說,草鞋的工具有鞋耙、圍腰和木槌組成。只見老人腰間系上草繩,坐于鞋耙的一端,將事先搓好的草繩結成四股,一頭拴在腰間,一頭扣在鞋耙上,邊編織,邊用榨子、木槌把它落實。編成的草鞋底板兩頭呈橢圓形,前寬后窄,恰好合腳。草鞋前后還各安有兩排耳紐,一根細繩將耳紐貫穿起來,套在腳上。
老人告訴記者,如今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草鞋早已失去了實用價值,多為人們旅游紀念和懷舊悅目之用。但穿草鞋不會得腳氣,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成為老人編織草鞋的購買對象。
見到93歲高齡的徐金寬老人時,精神矍鑠的他正坐在斜椅上,腰間系著圍腰,布滿老繭的雙手正在草鞋機上忙碌地穿梭著,而同樣93歲的老伴姚金珍,此時陪伴在他身旁,一邊和他嘮家常,一邊熟練地編織著稻草。
徐金寬老人告訴記者,七十多年前,他和姚金珍結成夫妻,家境貧寒的他們憑借著編草鞋的手藝養活了整個家庭,七十年過去了,兩人一路相扶相持,生活越來越好,但這老手藝依然讓他們難以割舍,當記者問起他們為什么現在還要做這個草鞋時,老人說,一方面自己喜歡做,另一方面是有人需要買的。
草鞋,是由稻草編織而成的。但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購買草鞋的人已經不多了,而這種傳統的老工藝更已經不多見了。老人告訴記者,編草鞋并不難學,首先是要將準備好的稻草,用木棰捶軟搓成繩作為原料,接下來就是可以進行編制了。一般都是老伴姚金珍準備原料,徐金寬老人負責編制草鞋。
別看老夫妻倆都已是93歲高齡,但編起草鞋來可不在話下,手也特別靈活,不到一刻鐘一個草鞋底已基本成形。老人說,草鞋的工具有鞋耙、圍腰和木槌組成。只見老人腰間系上草繩,坐于鞋耙的一端,將事先搓好的草繩結成四股,一頭拴在腰間,一頭扣在鞋耙上,邊編織,邊用榨子、木槌把它落實。編成的草鞋底板兩頭呈橢圓形,前寬后窄,恰好合腳。草鞋前后還各安有兩排耳紐,一根細繩將耳紐貫穿起來,套在腳上。
老人告訴記者,如今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草鞋早已失去了實用價值,多為人們旅游紀念和懷舊悅目之用。但穿草鞋不會得腳氣,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成為老人編織草鞋的購買對象。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穿五指鞋參加上海國際馬拉松比賽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