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建立合成革業三廢健全長效機制
【中國鞋網-鞋材輔料新聞】 合成革、電鍍、不銹鋼拉管、拉絲等行業的污染曾是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百姓揮之不去的“痛”。拉絲、拉管、合成革業被列為溫州市環保重點“嚴管區”。這些行業的污染一度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和群眾投訴信訪的熱點。
面對上級的警示,百姓的呼聲,輿論的譴責,在溫州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和上級環保部門的精心指導下,龍灣區委、區政府通過環境污染整治百日攻堅戰、污染整治大會戰和深化環境污染整治大會戰等一系列行動,切實把環境污染整治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民心工程來抓,舉全區之力整治污染,龍灣打響了一場攻堅克難的治污戰。
多種渠道籌集資金科學編制整治規劃
為確保環境污染整治工作順利開展,龍灣區成立了污染整治領導小組,強化組織保障,實施了環境污染整治大會戰,并對重點行業環境污染合力攻堅,專門成立環境污染整治大會戰領導小組,由區長擔任組長,組建專門班子,全面領導、組織和協調整治工作。
為強化資金保障,幾年來,龍灣區千方百計地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區政府在有限的財力中優先予以安排環境污染整治專項資金。僅2007~2009年,全區共投入14.348億元,用于企業治污補助、生態建設、河道整治以及建設不銹鋼拉管基地和蒲州拉絲基地等。企業自身也投入了近兩億元進行改造提升。同時,龍灣區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環保建設,投入4500萬元完成全國首個合成革固廢處置中心的一期、二期工程建設。
為做好污染整治工作,龍灣區開展了環境容量測算和重點行業污染整治規劃編制等工作。從整治之初就分別出臺了電鍍、不銹鋼拉管、拉絲、合成革等行業環境污染整治實施方案,而后又編制了不銹鋼拉管、拉絲和合成革行業污染整治規劃,完成了合成革行業環境容量測算,制定了相關行業企業的整治基本標準,為整治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龍灣區在污染整治中不斷汲取經驗,結合實踐工作,對污染治理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細化。指導和幫助企業進行污染全過程控制,尤其是對生產過程產生污染的控制,制定了不銹鋼拉管企業14條整治標準,提出了合成革行業整治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細化了18條整治標準要求,對通風系統、廢氣收集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和科學調整,大大彌補了當前側重末端治理、忽視全過程控制的不足。
合成革業治理三廢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合成革行業環境污染整治實現持續深化。根據溫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和市環保局的要求,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把合成革整治工作作為龍灣區環境污染整治的重中之重,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民心工程來落實,堅持“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工作原則,采取強有力措施,全面深化“三廢”治理,在工作中求規范,在實踐中求突破。
目前,全區所有合成革企業的廢氣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廢氣回收裝置、治理設施相繼建成;合成革企業廢水治理設施實施全面升級改造,統一采用生化處理工藝,共建成廢水治理設施54套;對20家企業的23條違規生產線進行了拆停;建成了合成革固廢處置中心,2009年還完成了固廢中心(二期)建設,所有企業的精餾殘渣得到妥善處置;落實了化工原料桶集中清洗處置,實行統一收集、統一處置;推進了鍋爐節能改造,初步緩解二甲胺治理高能耗問題;全面完成了“四位一體”在線監控系統的建設、驗收,并制定出臺了龍灣區合成革行業環境保護長效管理規定和龍灣區合成革企業違法行為處罰認定細則,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落實了各項管理制度。
通過綜合整治,區域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大氣特征污染物濃度明顯下降,主要污染物指標已達到環境功能區要求。2009年12月30日,合成革行業污染整治已通過溫州市生態辦組織的環境污染整治驗收。
為鞏固整治成果,龍灣區進一步強化了環境執法的力度,注重在提高實效性上狠下功夫,在創新監管方式上做文章。除日常高頻次巡查監管外,還采取了錯時監管、動態監管及在線實時監管等措施。同時,龍灣區還注重在科學監管上下功夫,投入120多萬元在全市率先建成環境監控中心,實現了對重點污染企業全天候、不間斷的數據和視頻“雙監控”。環境污染整治成果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龍灣區環境污染整治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鞏固成果再求新突破,實現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雙贏”任重而道遠。龍灣區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環境容量為基礎,以整治規劃為導向,以整治標準為標桿,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全面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切實改善民生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努力把龍灣建設成為宜商宜居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區。
- 上一篇:嘉興從事皮革廢料的公司境外上市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