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鞋企在體育用品市場夾縫中生存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傳統紡織服裝鞋類企業涉足運動領域并不稀奇,前者有七匹狼體育、虎都運動,后來的包括石獅華飛、木林森,如今浙江知名上市品牌公司報喜鳥也殺至運動裝備市場,據統計,國內“跨界”進入運動用品市場的紡織服裝鞋類品牌有上十個,原本戰火硝煙彌漫的體育裝備市場又增加了上十個戰斗軍團。
為什么要進入運動用品市場?“一方面,運動用品的市場龐大,而且較之傳統服裝鞋類產品,運動用品更易壞,更換率更高。”長期關注體育用品市場的資深企劃人傅先生認為。據了解,近年來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國內體育用品市場日漸龐大,包括李寧、安踏、361°、特步、匹克等品牌企業先后嘗到了甜頭。去年,李寧的銷售額甚至超過了阿迪達斯,離耐克(中國)的霸主地位也只有一步之遙。以特步為例,2007年、2008年兩年,其收入增幅分別超過了100%——181%和111%,去年,收入增幅達到23.6%,今年上半年,特步的銷售額突破20億元,收入增幅達到23%。縱觀李寧、安踏、361°、匹克,其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的增幅均超過25%,“另一方面,則是休閑服裝市場競爭激烈,衍生產品數量有限。”傅先生表示。2008年,報喜鳥、七匹狼的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00%、88.7%,去年兩者的增幅分別滑落至16.2%和20.24%,在服裝尤其是男裝市場品牌化、規模化、細分化的今天,品牌服裝企業很難從單一的服裝市場領域挖掘到更大的金塊,因此,他們需要分心和轉向。
“石獅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的處境會更艱難。”石獅市質量技術監督協會秘書長汪志芳表示,在上月“企業論道”中,多家石獅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的營銷總監和企劃部經理表示,資金既不充裕、品牌影響力又不夠的石獅體育用品生產企業的生存空間已經很狹小,更重要的是,石獅所謂的“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大部分都是幫大品牌貼牌,自主品牌數量很少,“同時,這些自主品牌的老板意識比較落后,缺乏做大做強的野心。”業內人士方先生表示,正因為這樣的多因素存在,石獅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的處境不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