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高跟鞋
中國鞋網11月01日訊,大一那年買高跟鞋,想穿著參加朋友的生日聚餐。因為樣子不出眾,我心里反而滿是浪漫而不曾實現的念頭,特別想讓誰驚艷,哪怕一回。
其實女孩子即使第一次穿高跟鞋,也不會有電影里拍的那種夸張效果,一提上鞋就崴腳,斷跟兒,摔個滿臉花那樣,只不過腳很疼很疼,儀態難有保障。當綠葉久了,難免臉色也泛綠,我計劃著穿鮮艷點兒可能會好;為端莊計,又在家把高跟鞋當拖鞋穿,練了老久,看怎么能控制住腳丫子不往鞋前頭沖。
終于盼來了那天。大雪紛飛。兩站地遠,我不舍得打車,一腳深一腳淺地走,感覺穿皮鞋都不如涼鞋:難敵寒氣,還進了一腳水滲不出去。后來腳還在不在,索性忘記,一心去惦記風度,表情灑脫,尤其不能讓人看出我冷。結果這讓我對我第一雙高跟鞋留下了相當壞的印象。
腳太難受,所以聚會時我就下意識地總看別人穿什么鞋,發現,人家都穿棉鞋,推杯換盞好不自在。女孩子們因為身體溫暖又喝了點兒酒,氣色特好;我就怎么都暖不過來,滿臉回黃轉綠,青得發紫。而且,最憋氣的是,她們手指搽個5塊錢一大瓶的指甲油,帶個鑲假鉆的小戒指,都閃閃發光,看得好清楚。我這鞋卻一直在污濁昏暗的桌子底下,總沒有上場露臉的道理。
后來我男朋友,他喜歡女孩子要有個女孩子打扮。實際上我們互相容忍不了對方的臭球鞋,但是最后我選擇容忍,他卻一直不接受我的鞋。這小子,現在一回想,不是什么好人,拉著我去買高跟鞋,還是他挑樣子,不管腳面是不是有一圈兒肥肉漫出鞋口外面。我體會不到穿高跟鞋的人能比穿球鞋高級多少,只是我走不快了。它甚至以一種局部束縛的形式改變了我的表征:我不可能再跳著腳大笑,我還得來件像樣的上衣吧?然后我也不能穿得怪體面的就站路邊兒胡吃海塞。后來琢磨,就是這第二雙高跟鞋把我那一年都搞得很窮很窮。
失去這段感情,我過回自己。對著這位自詡“把我變美”,還是嫌我不美的男人,盡管我掉了幾顆懦弱的眼淚,心里卻閃現著一個勇敢的自己的形象,就絲毫不心疼地一把抓下這破爛鞋,拿釘子一樣尖的鞋跟兒猛而突然地朝他背影砍去。而且正中后心,他悶聲倒地。
工作時應聘嘛,我穿著露腳指頭的平底皮涼鞋。我想,反正招聘那些人也看不見鞋,就把頭發弄弄得了。他們桌子上簡歷太多了,我的那一頁不幸被一陣陰風吹跑。我自己蹲下撿,面試官人好,也伏下身來撿。當他先于我揭開掉在我鞋子上的這張大紙片,起身時他的臉是因他龐大肚子受擠壓,血流不暢而導致的通紅,和對我不甚合宜的巨鞋的困惑。
看不起我,上班時我就不知道穿高跟鞋啊?剛畢業跑來跑去找工作,走那么多路——但是不服歸不服,得接受教訓。我性格可以依舊飛揚奔放,但是得有一雙對得起我需要的職位和我的舉止的高跟鞋。之后穿球鞋擠公車,大包里裝著锃光瓦亮的這對鞋——我的第三雙高跟鞋。最終證明這錢花得不冤。圖舒服不全好使啊,人靠鞋,馬靠鞍。
現在我家跟高跟鞋開會似的。真長大了,發自內心地喜歡它們,要它們。但我不是為任何人,不是為任何事穿高跟鞋,美麗的鞋子們的形狀和傾斜程度帶來的微小不適完全可以忽略,它們是愉己愉心的秘訣。
我不是美人兒,適應了不顯山不顯水的自己,沒法把緊身衣和珠光寶氣的妖嬈形象搬上身。有時有場合需要打扮的,常常我好歹穿戴了,再蹬上一雙又一雙高跟鞋來回試,拿鞋找感覺。有時搭配好,覺得這次可行了,一出現沒準兒有人都得一見鐘情!就那么滿意,臨出門又換下來了:鞋跟至少降下來一寸。
矮點兒吧,留著那種隨時可以奔跑和飛翔的自在。人生不只是擺造型拍照吧?高跟鞋在我身體的比例有幾都好,每種高度都自有它們自己青春的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