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ina Goodman:用鞋造愛

Georgina Goodman女鞋在哪里?它在《欲望都市》里,在Mischa Barton的艾美獎紅地毯上,在與意大利廠房連線的電話里,在為女兒烙薄餅的晨光里。
女鞋設計師Georgina Goodman,33歲起步,8年來每年創造30%至60%的品牌增長奇跡。“沒有失落,哪來升騰?”這是品牌2010秋冬季“No down without up”的主題靈感。
41歲的Georgina腳踩自己“LOVE”字形的細高跟鞋,與丈夫BJ Cunningham(同時也是Georgina Goodman女鞋品牌總監)一齊站上英國創新周“智慧講堂”。
Georgina Goodman女鞋獨有的“胎記”是鞋底手書的“made in love”,它試圖昭示的秘密,同樣在臺上夫婦的顰笑與默契間傳遞。
愛是什么?BJ的答案是--沒有恐懼,一路同行。
從梅菲爾到畢加索樓下
30歲來臨前,Georgina的履歷還停留在i-D和Elle等頂尖時尚雜志社,她意識到自己想創造,卻缺乏改變的勇氣,直到認識BJ,受其鼓舞。她辭去工作,重返校園。當時的BJ,經歷過巨債風浪,也體驗了自創香煙品牌的成功,早已是著名的品牌營銷專家。
2001年,Georgina度過了倫敦科德偉納設計學院(現屬倫敦藝術大學)最后一年的本科生涯,轉而到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攻讀女裝和鞋類碩士學位。BJ則著手準備設計品牌的構建。
2002年12月,第一家Georgina Goodman展示店誕生于時尚產業集中區梅菲爾。從批發到定制,品牌影響不斷增大,很快被認定為新興的世界頂級奢侈品牌。第一次坐在店里,“這就是我的店”的感覺讓Georgina欣喜萬分。2008年,Georgina Goodman鞋店“住”到了倫敦最豪華的商業區老邦德街44號,門面就在專售畢加索作品的畫廊樓下。
“我們的品牌確實進步了,不再是梅菲爾的手工定制鞋,而是奢侈行業的新審美。”除了一年四季的鞋款,還有20多項非鞋類項目,包括袖口、圍巾、坐墊,很快還有首飾。
產自意大利,Made in Love
皮草、香薰精油、一杯卡布奇諾,這是Georgina Goodman品牌店的味道。
透明的櫥窗,隨意的試穿機會,Georgina不愿區隔各種差異,這是品牌最根本的原則和驅動力--“所有即一”(All is One)。“我們希望顧客一進門就意識到自己身處特別之所,在這里他們可以放松、做自己,不會受到評判,沒有外在世界的等級差異--那是不合邏輯的,你不可能比你自己更優越。”
Georgina Goodman女鞋有兩個標注,“Made in Italy”和“Made in love”,前者是必須,后者則是BJ的創想--“除了寫產地,為什么不加些情感因素?Made in Italy, also made in love,理性與感性的結合。”
“公司希望通過產品來傳遞一種能量。我們將愛的能量放在首位,讓顧客在穿上鞋子時就能感受到。我們提供的不只是產品本身,更是欲望。”
“附加價值”是BJ眼中品牌運營的核心,也是他向中國提出的建議,“今天‘中國制造’意味著廉價復制,中國需要將設計和誠實帶入已成熟的制造業。只有這樣,價值才能融入‘中國制造’這個品牌。”他用了這樣一個比喻,“只要將創新加入這鍋湯,你就會擁有一桌盛宴。”
“倫敦是創新的心臟,巴黎是高級產業的市場熱土,意大利在現階段意味著手工高品質奢侈品。將視野從這三方轉移到中國--巨大的顧客市場,趨于成熟的制造基礎--灰姑娘!”
“我看到船槳,而她看到鞋子”
“夫妻店”里,BJ負責運營。而在設計領域,BJ說,“Georgina總是對的。”
Georgina喜歡觀察自然,樂意將所見事物化作靈感加以呈現。對此,BJ充滿疑惑又為之傾倒。“我們走在河邊,Georgina經常停下來拿出相機拍照,這時一些東西進入她的設計視野。她注視著石頭,最后它們變成了她鞋子的展臺。這些都關乎設計。我從不會停下來拍攝船槳,我看到的是船槳,而她看到的是鞋子。”
Georgina甚至從可再生易拉罐里看到了時尚女鞋的可能。2007年,她花費6個月時間,打造出一雙由32個易拉罐拉環、26個金屬易拉罐、4平方英寸皮革、6米皮帶和12米線手工完成的高跟鞋,在英國時尚周展出后,拍賣所得被捐給了NSPCC(國家防止虐待兒童協會)。她并不希望在可再生材料上的嘗試只是一種“時尚”,因為時尚意味著流行和過時。“不要把它看得太重,更重要的是我們意識到我們正在毀滅我們的星球。”
事實上,“循環利用”并不是Georgina字典里的新詞,她回收每塊單獨的皮草廢料,無論它已經被剪得如何奇形怪狀,“我只是不能忍受將它丟掉的想法。畢竟做一雙鞋就意味著有一個動物死去,我從不使用食物鏈之外的動物材料。用那些廢料,我會做一個錢包或鑰匙圈。”
Georgina的最愛是高跟鞋帝國統治者Manolo Blahnik,她婚禮上的用鞋正是他的出品,至今BJ每年都會送Manolo的鞋作為她的生日禮物。這位她在設計學院時的導師,如今對她不吝褒獎,“你的設計,代表了未來鞋類時尚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