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商Kappa看中中網以及網球市場的成長
中國鞋網10月6日訊,經歷了兩次升級和一次遷址,中國網球公開賽也從過去的落寞轉身到去年的精彩。每一步跨越的背后,都是賽事成長匯聚的點滴。進入第7個年頭的中網,開始了又一次起步。在西方,“7”是一個神圣的數字;同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7”也寓意幸運吉祥。而對于中網而言,這將是邁向第五大滿貫榮光的堅實一步。
今年贊助額度相比去年增長三成
2004年,當中網在北京南城的光彩體育中心誕生之時,他們喊出了“第五大滿貫”的口號。網球土壤的貧瘠,加上賽事組織的混亂,令“第五大滿貫”這樣高調的目標帶上了一層嘲諷的意味。
但過去六年,中網并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努力讓自己先從“北京的名片”和“中國網球地標”開始。去年,從光彩體育中心來到國家網球中心,全新升級的中網也終于符合公開賽前“中國”兩字的分量。25萬人次的觀賽量、160多家國內外媒體的云集、1000小時的電視轉播,以及在經濟危機中20%的贊助收入增長都在印證這項皇冠級賽事光明的未來。中網賽事總監張軍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欣喜賽事的成長,但對賽事組織者而言,剛剛翻過的輝煌一頁,也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在7歲的中網上演之際,國家網球中心西南角能容納15000人、擁有頂棚的全新室內球場正在進行后期施工。加上今年開始啟用的雙鷹眼等高科技系統,從硬件條件而言,中網可以逐漸媲美羅蘭·加洛斯這樣的大滿貫賽場。”
與形式上的跨越相比,更重要的是實質上的跨越——中國網球市場的成長。“不斷成熟的中網無疑在其中扮演推動者和催化劑的角色。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中網喜歡上網球,并投身于這項運動。而這股網球熱也在惠及這個古老的城市,現在北京的網球場地已經超過了2800個。”
這一切也意味著,中網將繼續吸引那些頂級贊助商,中網工作人員透露2010年的贊助額度相比去年增長三成。Kappa這個意大利著名的時尚運動巨頭看中的就是中網以及網球市場的成長。今年,他們與中網續約5年繼續成為白金贊助商,為賽事裁判、球童、工作人員提供全套裝備。“網球運動除了展示力量、拼搏外,也能展現時尚和美的一面,這和我們展示結合運動和時尚的美的想法不謀而合。”Kappa高層坦言過去的合作讓他們和中網一起感受到了成長的快樂,“我們從2007年開始贊助中網,那時候中網的名氣和影響力并不大,但今天的中網已經在全球網壇享有重要地位,實現了中網的一個口號,‘做北京的名片,中國的名片’,我們當初的投資也開始收獲價值,我們相信未來的中網還有更重要的價值。”
這些張軍慧和球迷、球員以及贊助商們曾經希望看到的情況,現在都在慢慢實現。
讓網球文化生根發芽比邀請豪華陣容重要
今年的中網陣容龐大,女子賽事方面世界排名前50的球員僅僅只有受傷的小威、克里斯特爾斯、海寧和鄭潔無法參賽,而男子賽事方面,則包括了除費德勒和納達爾外的其余八位Top10球員。
相比豪華的陣容,張軍慧更看重中網日益形成的網球文化。張軍慧很清楚一個目標第五大滿貫的賽事需要更多的文化積淀。他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直言,“文化的積淀對于一項運動是很重要的,我們這些年在網球文化方面,營造了很好的氛圍。”如果說,馬德里大師賽用模特球童和3D轉播提升自己的影響力的話,那么中網更希望把賽事打造成國慶長假期間不折不扣的嘉年華。張軍慧和他的團隊有自己的點子,“今年,中網與贊助商Kappa合作,以‘Kappa中網·勁彩2010’為主題,營造一系列充滿時尚和激情的嘉年華活動,以此培育屬于中網的網球文化。”張軍慧透露,當中網進入決賽時,一個小時的Kappa Day狂歡將會在賽場的中央舞臺上演,熱烈奔放的拉拉秀,眼花繚亂的極限表演,還有高水平的歌舞表演,讓球迷們體驗節日的氛圍以及網球發散的生活魅力。
當然,這場網球嘉年華也少不了球員、球迷和媒體的參與。與歷史悠久的溫網慣例一樣,少不了記者球敘和金牌裁判的訪談。一方面讓媒體記者們有機會得到世界級教練的指導,在主賽場過招,另一方面,媒體也有機會了解這群球場法官眼中的職業網壇。“當然,最好的留給了球迷,他們除了通過CRT總決賽參與業余網球外,特別的球員球敘活動也將讓球迷們感受到不一樣的網球文化。他們可以向頂尖的職業球員討教球技,也可以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與這些球星們來一次親密接觸,了解他們球場下的另一面。”
張軍慧希望球迷們能從魅力無窮的網球文化中領略到其他運動無法帶給自己的樂趣,因為生根發芽的網球文化也是一個成功賽事的標簽,“我希望未來的中網能創造出更多的溫馨感覺和節日的氛圍。這些才應該是中網最獨特的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