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奶奶賣鞋墊討生活
中國鞋網10月05日訊,每天清晨,在南京中山北路大橋南路公交站,年屆九旬的李奶奶已經擺好地攤,幾十雙花花綠綠的鞋墊,都是她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老人稱,兒女們日子不寬裕,自己不想依靠他們,晚年依然堅持自力更生。多年來,老人就這樣擺地攤賣鞋墊,有人同情憐愛,有人不禁敬仰。
“學姐”號召大家多買老太鞋墊
網友“紫霜青電”是南航的一名大學生,近日,她在網上發帖,講述了“雨中買鞋墊”的故事。在大橋南路那邊的一個站臺,學姐到那邊時,才早上7點,天微涼,有點雨,一位白發老人在那邊賣鞋墊。她說話說得不是很清楚,費了好大勁,還是聽不明白,幸好有旁邊保潔員阿姨的解釋,才聽懂老人說的是“三塊錢一雙”。每雙鞋墊都是老人一針一線縫出來的,看上去結實又好看。老人年紀太大了,眼睛不好使了,手又發抖,好像縫一雙得費一天的時間,我給了老人三塊錢,拿過一雙,抖抖錢包,發現還有零錢,便又拿了一雙……
這位在大橋南路賣鞋墊的老人,為什么要那么辛苦?記者昨天找到那個公交站臺,在地攤旁傾聽了她的故事。
為生計,她80歲開始學納鞋墊
在大橋南路公交車站,賣鞋墊的老人坐在一塊廣告牌前,面前鋪一塊白花布,上面擺十幾雙鞋墊,各種顏色的都有,其中以黑色深藍色為主,每只鞋墊中間都有一樣的圖案,是用紅線繡上的。伴隨老人的,還有一把拐杖、一輛輪椅。老人白發蒼蒼,穿著棉襖,雙手抄著,看到有人駐足看鞋墊,就伸出三個指頭說,“買一雙吧?三塊錢,我自己做的。”
老人自稱姓李,家住方家新村,17年前老伴去世。“我今年90歲了,老頭子去世得早,我沒有退休工資,讓兒女們養活吧,他們自己的生活都不寬裕。我起初用老伴留下的積蓄,后來想辦法自己掙錢。”
老人說,她針線活不錯,但做鞋墊是從80歲開始學的。“我那時候耳不聾、眼不花的,做鞋墊子學得快,幾天就會了,主要是繡花,學了一個多月。我到裁縫店去撿碎布頭,用面和糨糊打底子,用好布料做面子。做出來的鞋墊拿到街上去賣。4年前,我摔了一跤,骨頭摔壞了,不能走路,現在走動要坐輪椅了。只能讓人送我到公交站來擺地攤了。有時兒子接送,有時鄰居接送。雨雪天我就不出來了。”
買鞋墊者大都有憐愛之心
李奶奶在站臺邊賣鞋墊,生意冷冷清清,一天賣不了多少。看鞋墊的人都說,鞋墊樣式太老套,年輕人不喜歡。不過,買老人鞋墊的大都是年輕人,一口一個“奶奶”地叫著,有買一雙給兩雙錢的,有給十塊錢買一雙的,有的干脆給錢,不要鞋墊。老人也明白,大家用這種方式幫助她。
“我一天賣不了幾雙鞋墊的,要不然,我哪有那么多鞋墊賣?”老人說,畢竟歲數不饒人,如今她耳朵聾了,眼睛花了,手還發抖,有時候穿一次線,要花半小時工夫。一天不停地忙活,只能做兩雙鞋墊。現在賣的,都是冬天和暑天在家里做的。有人讓她去批發鞋墊,她不去,認為自己賣的就是手工活,如果去批發,就不一樣了。
李老太現在一天擺地攤的收入能有三四十元錢,其中大部分是人家給的。據說,城管人員也對她網開一面,從來不攆她。李奶奶說,“雖然人家同情我,幫助我,但人家不會當我是乞丐。我認為自己還是自食其力的,不丟面子。”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