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類出口增幅大訂單排至明年
中國鞋網9月13日訊,今年前8個月我市出口增幅顯著。記者從泉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1—8月,全市共申報出口鞋類產品達18.4億美元,比增約兩成。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市多數出口鞋企接單形勢良好,部分企業訂單已排到明年第一季度。
重點不拼價格轉拼新市場
“從目前來看,明年出口形勢依然向好。”從事鞋類出口接近20年的李經理告訴記者,雖然今年歐盟部分國家發生債務危機,但與金融危機時期相比,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確實在復蘇中。
泉州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鞋類產品出口態勢良好,但我市不少鞋企并沒有放松警惕,國輝鞋服采用精細生產管理后,生產效率比原來至少提高了30%;今年匹克、安踏、特步等企業紛紛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建成比較完善的銷售網絡,率先從一味“拼價格、壓成本”的發展模式中走出,積極開拓和培育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
亮點歐盟市場同比增三成
“今年年初新增了2條生產線,單月產能超過20萬雙,預計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200萬雙。”泉州潤泰鞋業有限公司外貿部李經理略帶興奮地說,今年接單情況遠好于去年,目前他們已經滿負荷生產,即使歐洲客戶有意下更大的訂單,受生產能力所限,暫時也無法吃下。其他鞋廠情況類似。
據統計,1—8月,我市檢驗檢疫部門共接受出口鞋類產品申報59833批、貨值18.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0.1%和23.0%。泉州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前8個月,我市類產品出口增幅顯著,主要是因為歐美市場的復蘇。據統計,1—8月我市鞋類產品共出口歐盟20627批、5.68億美元,同比增長30.0%和34.2%;出口美國9170批、3.75億美元,同比增長47.2%和48.4%。
難點匯率風險由客戶承擔
不少企業坦言,匯率和用工是必須突破的難點。“只要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匯率問題還是較好解決的。”李經理透露了自己的秘訣,歐洲客戶下一張訂單,從生產到出貨通常需要三個月時間,在最初訂單簽訂時,合同上就備注,若出口方交貨時匯率出現波動,進口商必須賠償出口商因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由于匯率波動的風險由國外客戶承擔,企業就不用太擔心因此造成的損失。
而在用工方面,晉江一鞋服有限公司張副總表示,不少企業工資待遇趨于合理、休息時間趨于穩定,這樣員工就不容易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