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鞋文化館將亮相國際采購節
中國鞋網9月8日訊,從遠古御寒護身的獸皮裹腳,到今天絢麗精美的名靴貴履,鞋不單單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歷史文化的一種記錄。昨日,記者從武侯區獲悉,全國首個鞋文化館即將建成,預計在本月底舉辦的中國之都國際采購節上正式亮相,這將成為展示成都鞋業產業成果、體驗成都鞋業工藝的主題博物館。
據鞋文化館建設方介紹,成都自古商貿繁榮,擁有眾多能工巧匠,蜀錦、蜀繡、蜀鞋聞名天下,而源遠厚重的商業文化,催生了鞋業的發展,尤其是蜀漢皇帝劉備賣鞋的經歷,激勵了鞋業弟子的創業欲望。武侯區境內的漿洗街,是源于清代的制革專業街坊,作為成都鞋文化的歷史切片聞名遐邇。上世紀80年代,這條街已演變成名冠西南的皮革專業市場。到目前,成都已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制鞋基地之一。2006年1月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正式授予“中國女鞋之都”榮譽稱號,現正抓緊實施“武侯建都,周邊建園”的大鞋都戰略。
據了解,鞋文化館位于中國女鞋之都直銷商城,面積達到400平方米。分為中國鞋業歷史展區、成都鞋發展與成都民俗區、鞋工藝區、訂制工坊手工展示以及視聽區、通過鞋都看世界主題區,現場將展出不同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鞋品,獨具魅力的成都文化。還將現場演示制鞋全過程,從一張皮開始,按照工藝流程擺放半成品,配以圖片或實物的工具展示,使參觀者可以直接了解鞋如何從一張皮變成漂亮的成熟工業產品。
新聞鏈接
尋找全國最老的鞋匠
此外,采購節組委會正面向社會開展“尋找全國最老的鞋匠”活動,公開征集做鞋不少于40年,年齡不低于70歲的老鞋匠,組委會將從報名者中選取做時間最長、年齡最長、資歷最高者,參加9月28—30日的2010第五屆中國女鞋之都國際采購節活動,并將獲得組委會提供的豐厚獎金,同時聘為成都武侯區鞋文化館名譽顧問。同時,還面向全國征集具有代表性的歷代鞋品及制鞋工具,征集物品將在9月28—30日的2010第五屆中國女鞋之都國際采購節活動期間在鞋文化館展示。提供文物一經錄用者,采購節組委會將提供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