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鞋企家族管理模式的思考

鞋企面對挑戰與危機從改革制度開始 (資料圖片)
中國鞋網8月7日訊,日前,國美狀告大股東黃光裕的案件正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法庭已經宣判,但黃光裕不服仍在上訴中。同時,國美電器還披露了黃光裕旗下子公司給國美電器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撤銷陳曉和孫一丁在國美電器董事局的職務,并提名黃光裕胞妹黃燕虹進入董事局。至此,國美電器陷入了家族制與現代企業制度的斗爭中。
隨著家族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家族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統一就明顯制約了企業發展。據統計,目前在中國大陸的非公有制經濟中,家族式經營的企業至少占到了90%以上。
專家認為,民企第一代創業者受時代局限,要在政治和經濟之間、在現代與傳統之間走鋼絲。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市場競爭的規范化程度提高,民企成長的基本矛盾已經轉變,不再是政府與市場的博弈,而是全球化市場中本土化力量與國際化力量的較量。新的矛盾使“民企二代”更注重現代公司發展戰略,時常把與世界接軌掛在嘴邊,開始依靠品牌與資本運營,創造出適合世界的產品,攫取“第二桶金”,這就必須在制度上做一定的改革。 以制鞋業為例,國內制鞋業家族企業形態主要為父子型這一種相對穩定的家族結構。如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許志華、康奈集團副董事長的鄭萊毅與八哥CEO丁俊賢等,這批少帥正滿面春風,施展自己的遠大抱負。
那如何才能平衡家族制與現代企業制度的矛盾呢?在現代企業制度又應如何融入家族制呢?業內人士分析說,家族企業改革無非是兩個辦法:一是推翻家族制,建立股份制。他認為推翻家族制,等于推翻了民營經濟,這是不可取的。二是將現代企業制度引入家族制,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即保留家族制,又淡化和提高家族制。很顯然,家族企業廣泛存在的合理性是不容懷疑的,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經濟和社會改革的初級階段。因此,第二個辦法是比較可取的。
首先,通過董事會的形式來進行管理。家族企業的最大優勢在于產權明晰,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家族企業的最大弊端在于制度不健全,所以家庭企業未來發展的完美模式就是建立起完善的現代管理制度,引入董事會制度,一些大的決策必須交由董事會決定,董事會聘請總經理,總經理對董事會負責,然后企業也相應地建立監事會、工會等等。如果這種制度健全起來,企業老板真正做的就只有兩件事:一是制定企業發展目標,二是確定盈利目標。
我們現在要做的首先是積極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畢竟現代企業制度是經過國外市場經濟多年的實踐不斷完善的,它產權明晰、管理科學、權責明確,要比家族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模式都先進。
其次,就是建立健全職業經理人制度。職業經理人是現代企業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我們現在的家族企業卻不敢輕易使用職業經理人,原因有兩個:第一是怕職業經理人不忠于企業,所以不愿意將自己的企業放心交付;第二就是好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奇缺,目前的一些職業經理人都把自己能力估計得太高,并且缺乏良好的職業操守。
最后,家族管理模式在目前的環境下雖然不是效率最高的,但卻是最可靠的,因為它能做到產權明晰、權責明確,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吸引外面的能人進來之前,別人不能替民營企業出主意。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需要一個逐步完善、水到渠成的過程,不是誰可以恩賜的,更不是能通過行政手段強迫建立的,而是需要民營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摸索、選擇的。(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鞋網)
- 上一篇:晉江鞋類出口回升用工緊缺
- 下一篇:“世界杯經濟”升溫:零食和鞋服消費也“蹭蹭”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