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外貿鞋企跨境貿易可用人民幣結算
中國鞋網6月24日訊,昨天,人民銀行等正式宣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擴大至包括福建在內的20個省市。同一天廈門也傳來喜訊——— 廈門中行宣布,他們成功辦理了廈門的首筆業務。
對于這個新鮮事物,銀行、外貿業人士樂觀其成的同時,也有人士提醒說,人民幣結算短期內還可能是 “一頭熱”,尤其是歐美進出口商還需一個接受的過程。
大受外貿企業追捧
“首筆業務是為廈門國貿辦理的。”廈門中行國際結算部人士向記者證實,此筆結算業務金額為59.61萬元人民幣,廈門國貿以進口商身份辦理結算,對家是香港的一家企業。
據上述人士介紹,自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擴大試點的消息傳出后,廈門中行已經接到眾多外貿企業咨詢。而據他們了解,目前廈門已有上百家企業正在申請試點企業的資格。
眾多外貿企業熱捧人民幣結算,銀行也嗅到了商機。記者昨天了解到,廈門的建行、工行、民生等銀行都已準備好推行此項業務。渣打銀行昨天也向記者透露,他們于本周在香港、韓國和日本啟動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系列路演活動,旨在于東北亞地區推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估計各家銀行都要搶著推這個業務。”一位銀行人士稱,在升值預期下,人民幣結算方式對外貿企業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以歐元為例,年初至今對人民幣已經貶值了20%左右,對采取歐元結算的外貿企業來說,就意味著20%的損失,如果采用人民幣結算,這樣的損失就可以避免了。
“從小處講,這給企業避免匯率風險帶來便利,從大處講,也有利于提升人民幣的國際競爭力。”銀行人士稱,以往我們吃歐元、美元的虧太多了,擴大人民幣結算試點于國于民都有好處。
據廈門中行人士介紹,采取人民幣結算方式,企業在銀行環節的費用與其它外匯結算方式是一樣的。
業者擔心“一頭熱”
不過,銀行與外貿業人士也坦承,人民幣結算暫時可能還只是“一頭熱”。
“我們也曾采用過人民幣報價,但歐美客商很難接受。更不要說用人民幣結算了。”在廈從事鞋類出口的蘭先生說,當初想用人民幣報價,就是為了避免匯率損失,但一方面,歐美客商對人民幣不熟悉,不愿承擔匯率風險,另一方面,若要用人民幣結算,他們手頭也沒有額度。
他稱,現在做出口的大部分都用美元報價、結算,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只有東南亞地區,對人民幣的接受度較高,短期內人民幣結算對這些地區的客戶可能比較容易推廣。
出口商要賣東西給別人,說話自然就不夠硬氣,更多的還是聽從境外買家的結算方式。“即使是進口商,也要看什么產品。”廈門一家外貿代理公司的謝先生說,進口商的話語權可能較強,但如果境外賣家的是優勢產品,進口商可能也不敢輕易選擇人民幣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