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商掀起海外抄底新潮
中國鞋網6月18日訊, 《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專門指出要“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該文件出臺后不久,蓄勢待發的溫州民資已流露出海外抄底的新動向。國內最大的民營制鞋企業浙江奧康鞋業收購了意大利鞋業第一品牌萬利威德在大中華區的所有權。在去年的“皮爾·卡丹收購戰”中,一向對國際品牌興趣盎然的奧康曾被認為是有力爭奪者,如今謎底揭曉,它瞄準的是萬利威德。另外,下月中旬,30多家溫州鞋服企業將赴意大利參加在馬爾凱大區舉辦的國際服飾品牌合作交流會,尋求收購“老字號”或注資入股意大利公司。馬爾凱大區是Armani、Ferre、D&G等總部駐地,該地區制造業在全球享有較高知名度。
“目前,包括制鞋業在內的一些傳統行業在歐洲已呈下滑趨勢,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后,很多意大利、西班牙傳統鞋企希望合作甚至被收購,為中國企業抄底提供了機會。”奧康鞋業董事長王振滔稱,收購萬利威德品牌“只是奧康及中國民企接歐洲市場的班、謀求國際市場話語權的序幕”。
創辦于1969年的萬利威德主要生產“呼吸式”功能鞋,是意大利“老字號”制鞋企業,在全球擁有超過2300家專賣店。王振滔表示,該次權益的交割價碼“以億元人民幣計”。這是奧康首次收購海外品牌。
據了解,早在2008年1月,奧康與萬利威德就已簽署全球戰略合作協議,以2200萬美元收購后者10年的亞太區品牌經營權。萬利威德提供產品研發資源、技術、法律支持,其在亞太區的品牌營銷、產品制造由奧康運作。隨后,奧康對萬利威德的品牌定位、營銷渠道、產品研發實施一系列革新。
“自去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后,有很多意大利傳統制鞋企業找到我們尋求合作,或者表達了想被收購的意愿。這是一個好時機,但也需要中國鞋企慎重對待,打造中國的高端品牌,除了純正血統外,自身的基礎更重要。”王振滔表示,從品牌的特許使用、代理到取得所有權、獨立運作“水到渠成”。萬利威德本有意將企業整體出售,但奧康考慮到即將上市、難以消化,“暫時只要了大中華區的品牌所有權。”“我們給自己三年時間,在這段時間一定要將萬利威德打造成在亞太地區具有競爭力的中高端品牌。”
中山借裝備制造業調結構
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中山)裝備制造業博覽會近日在中山火炬開發區舉行。據主辦單位初步統計,為期3天的展會吸引了400余家企業參展,有過萬名專業買家到場參觀洽談。
中山市副市長鄧小兵介紹,裝備制造業作為中山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的重點發展產業,近年來增長迅猛。中山市的火炬開發區第一季度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110.8億元,比增53.7%,成為中山市裝備制造業重要力量。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火炬開發區將鑄強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項目的引進、建設和投產。
有關官員表示,中山市希望通過舉辦裝備展,利用中山臨海裝備制造基地這一優質平臺,引進一批投資額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努力打造以中船、廣機、中鐵項目為龍頭的船舶制造與海洋裝備產業集群,以明陽風電、國電燃氣發電、中炬森萊汽車混合動力電池項目為龍頭的節能設備和新能源產業集群,以立信為龍頭的專業機械設備產業集群,促進中山市產業結構向適度偏重方向發展。
本屆展會以船舶海洋工程產業和新能源與節能裝備為重頭戲,落戶中山的中船(中山)船舶制造基地、廣機海事重工、中澤重工等船舶海洋工程企業,明陽風電、中炬森萊等新能源與節能裝備企業悉數參展,由本港及德國企業共同投資的中山華斯曼利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亦參與其中。
今年1至3月份,中山市全市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294.37億元,增長48.7%,裝備制造業增速高于全市水平;預計2015年實現裝備制造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8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