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鴻星爾克期待新一輪爆發
中國鞋網6月13日訊,北京奧運會之后,中國本土的運動品牌更加成熟,無論是占龍頭位置的李寧還是晉江系都各自找準了自己的定位,他們之間的競爭更趨于激烈。在2010年這個世界杯大年,盡管最頂尖的體育資源依然被耐克與阿迪達斯兩個巨頭所壟斷,但是中國本土體育品牌依然尋找著自己的著力點。
鴻星爾克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其是國內所有體育用品行業中第一家在國外上市的公司,05年就在新加坡上市,因此在資本市場的嫁接方面,鴻星爾克也是走在整個行業的前列。鴻星爾克副總裁吳榮照先生近日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目前企業適逢十周年之際,新一輪的戰略攻勢已經蓄勢待發。
根據鴻星爾克2009年業績報告顯示,其銷售額為19.99億人民幣,同比2008年的28.89億下降了30.8%,這的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跡象。不過吳榮照卻表示,這下降僅僅是數字層面上的,和中國的大多數體育服裝企業相同,鴻星爾克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受到的影響并不大。
“其實道理很簡單。”吳榮照說,“2008年所有的體育運動品牌出貨預計有點過高,這其中也包括我們。而2009年我們處在一個去庫存化的過程中;這里面經銷商的因素很重要。舉個例子:08年,我們賣給某個經銷商1萬雙球鞋,而實際上這個經銷商只賣掉8000雙球鞋,那么就會剩余2000雙球鞋;而到了09年,這個經銷商可能會賣出10000雙鞋子,但實際上他們只需進8000雙的貨,因為以前還有2000雙的庫存。”
吳榮照表示,從08年到09年整體業務鴻星爾克還是呈現上升的狀態,而且這種上升比在平時的上升應該來的更難能可貴,因為這種上升往往是企業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得到了加強,代表著這樣的意義,所以鴻星爾克很珍惜這種增長。因為這種增長還不僅僅是銷售方面的,在網絡的數量上也是得到了擴張。
與眾不同的是,鴻星爾克不斷地在媒體方面宣傳以相對小眾化的網球運動為主,而不是在國內更受關注的籃球與足球。對此吳榮照認為這是多年來努力的成果:“消費者對網球與鴻星爾克的結合的認可度已經相當高了,鴻星爾克的網球鞋出品已經占到了整個鞋類的15~20%,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了,通常其它品牌中的網球鞋只會占到全部鞋類的5%不到。這說明用戶對鴻星爾克的網球宣傳策略及定位已經較為認可。”
答相比于足球籃球這些主流運動項目來說,網球在中國的受關注度還遠遠不夠,還屬于小眾群體的運動。但正是因為這點,目前網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是其它運動所無法比擬的,完全是快速成長。“鴻星爾克的推廣理念是‘年輕、時尚、陽光’,這三點在網球運動上得到了完好的體現。因此我們的網球策略不會改變。”
最近鴻星爾克贊助了馬德里大師賽,并且從去年開始連續5年上海大師賽贊助,意味著其一直力求海外市場發展的新思路。除中國市場以外,爾克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其中尤以中東市場最好。“我們的銷量在中東地區能占到當地所有體育品牌銷量排名的前四位;伊朗、卡塔爾、阿聯酋的迪拜等新都銷售不錯。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 我們進入的時間早,早在5年多以前,我們就進入到了中東市場;2. 我們有專門針對中東市場的研發團隊,能設計出符合當地人要求的產品;3. 我們在當地還有強有力的經銷商網絡,這點尤其關鍵。另外,我們除了在中東市場外,在東南亞和南美市場都有相當不錯的業績。”
“品牌提升將是我們明確的未來戰略;國際化和全球領先也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不僅要把運動品牌做好,而且要把概念放大,向綜合性的運動服飾品牌邁進。以往,我們的標桿是耐克和阿迪達斯這樣的,但在運動服飾品牌領域,有更多的品牌比耐克和阿迪做得更好,這就要求我們鴻星爾克的學習范圍更廣了。未來,我們將在研發方面加大投入,增加預算。”吳榮照這樣說道。
吳榮照還系統性地闡述了本土運動品牌的策略問題。目前,由于耐克阿迪達斯占領了一線城市,正在像二三線市場推進,李寧安踏不甘居其后,還有像匹克、361、特步、包括鴻星爾克這些本身在二三線城市有主導地位的品牌如何保住市場份額?在國際品牌越來越中國化,價格也越來越具有競爭力的情況下,中國的本土運動品牌除了降價之外,有什么應對方針?這些都是未來本土運動品牌會直接面對的難題。
然而,吳榮照對耐克阿迪達斯等入侵二三線城市戰場并不感到過分擔憂,他認為包括在內的本土品牌顯然對二三線城市更為了解,因為在以往的經驗更豐富。價格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事實上,耐克阿迪等品牌再降價,也不可能降到與本土品牌一致的價格。反而由于前期投入的原因,那么一線大品牌的成本更高。“但我們反過來說在一線市場里沒有明顯的優勢,但必須要看到在一線城市里宣傳,效果就更明顯。”
“其實我們做了一個市場調查,也讓我們自己非常鼓舞,在中國還有7-8億人口買不起鴻星爾克的產品,他可能喜歡這個品牌,但是他還買不起,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未來還有大量潛在的市場值得挖掘。中國的經濟還在不斷的發展,我相信未來中低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的消費群體會逐步成長成為中等收入的消費群體,他們成為中等收入的消費群體自然而然會成為我們的目標消費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