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鞋企可利用泰國進行轉口貿易
中國鞋網6月9日訊,隨著今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閩南企業紛紛盯上這塊超過1000億元的“大蛋糕”。不少閩南企業紛紛通過各種渠道拓展包括泰國在內的東盟市場,那么企業應該怎樣做才能充分利用這個機會?
“無論是利用泰國本地豐厚的天然資源拓展市場,還是通過泰國這個平臺向歐美進行貿易輻射、規避貿易壁壘和摩擦,泰國都應成為閩南企業家境外投資創業和開展國際貿易的首選國家之一。”廈門志捷國際貨運代理公司董事長林曉霖告訴記者。近年來,歐美市場貿易壁壘日益高筑,如去年10月下旬以來,北美的加拿大、秘魯、阿根廷密集對中國的一些出口企業提出了反傾銷調查。中國企業要進入該市場相對困難,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則為出口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市場。
林曉霖建議,出口企業可與泰國等東盟國家建立一種規避貿易壁壘的區域性合作關系,企業利用關稅優惠,將半成品等中間產品出口到東盟,再加工成成品后在當地銷售,或者使用東盟的配額出口到歐美地區。同時,在規模效益下,零關稅必然會降低進出口商的成本,降低產品報價,提高成交量。
據記者了解,隨著東盟“零關稅”大門的打開,中國和東盟國家90%以上的商品將實現零關稅。自貿區內各國企業90%以上的商品,只要開具原產地證明,就能夠在進出口時享受減免關稅的優惠,這個優惠條件甚至比WTO更加優惠。但是據有關機構調查顯示,目前中國70%的企業和東盟各國大多數企業,不了解相關規定和條例,因而也沒有享受減免關稅帶來的好處。
因此,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王勤教授在廈門貿促會日前舉辦的相關培訓會議上建議,與東盟做生意,閩南企業應該趕緊主動申領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利用好關稅減免的優惠政策。
- 上一篇:中國鞋類零售 掘金價值的洼地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