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企加快求新變革步伐
中國鞋網05月22日訊,今年5月底,采用中德環保科技公司技術的山西大同垃圾焚燒發電廠將正式投入運營。中德環保由福建豐泉環保集團在德國注冊成立,2007年7月于德國主板上市,是登陸德國資本市場的第一家中國企業。
從一家純民營企業邁向國際化的上市公司,豐泉環保走出了福建民企由“丑小鴨”到“白天鵝”的經典轉型之路。
自從“海西”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福建民營企業持續發揚“愛拼才會贏”精神,從技術、品牌、公司治理結構和產業類型等方面,加快了求新變革的步伐。
“雖然這兩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但卻不是我們最困難的時期。”名樂體育用品公司營銷總監郭輝說。
名樂是福建的一家中型體育用品生產企業。金融危機帶來國內外經濟寒流,但名樂卻未受到明顯影響,近兩年年銷售額仍保持了15%至20%的增長速度。
福建制企業多達數千家,絕大多數是“草根”出身,相互之間競爭異常激烈。名樂從小在“狼群”中長大,時刻都保持憂患意識。郭輝說,相對于今年的困境,名樂在2006年更為艱難。那時,公司戰略定位不明確,今天做帽,明天做衣服,后天還生產幾個運動背包,大部分都是給別的公司貼牌。國外訂單一少,工廠就得停工,今天不知道明天的飯碗在哪兒。
為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名樂公司從2006年開始,通過做廣告、贊助國家舉重隊,品牌開始在國內打響。之后,公司還淘汰了部分生產線,將服裝產品全部外包,專心運動鞋的生產和研發。
郭輝介紹:“自主品牌、健全的銷售網絡增添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今年以來各種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漲,而我們通過科學的經銷商管理,已能化解一半的新增成本壓力。”
如今,名樂公司年生產能力已達50萬多雙運動鞋,在全國擁有1500多個客戶銷售終端。郭輝說,從這幾年的發展來看,是技術和品牌建設成就了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