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企逐步邁入財務管理時代
中國鞋網5月17日訊,截至09年底,泉州市境內外上市企業已達45家,其中有10家于09年成功上市。今年,又有2家企業上市。年初,泉州市委市政府要求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科技含量、勞動生產率、產品結構的提升,鼓勵企業改制上市,爭取3年之內,上市企業數量翻番。隨著資本市場逐漸回暖,泉州民企將再次掀起上市熱潮。
上市是企業融資的一條重要途徑,是企業快速成長并提升管理的催化劑,也是一個企業規范運作的最終結果。同時,企業面臨的風險也將增多,財務風險就是其中之一。財務是企業的生命之源,而財務風險則有可能成為企業的“罩門”。因此,科學的財務管理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財務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市場經濟條件下,不管鞋企有沒有上市,財務風險都是客觀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企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在于了解風險的來源和特征,正確預測、衡量財務風險,進行適當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為創造最大的收益。
我國企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很多,既有鞋企外部的原因,也有鞋企自身的原因。影響鞋企財務管理的外部原因包括匯率變動、利率變動等因素。這些外部因素對鞋企財務管理產生重大的影響,是難以準確預見和無法改變的。外貿鞋企必然涉及國與國之間貿易和金融往來,外匯匯率的波動,會給從事外貿的鞋企帶來巨大的風險。例如,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使運輸鞋企增加了營運成本,減少了利潤,鞋企就無法實現預期的財務收益。許多鞋企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這種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供求變化多端,匯率隨之變化,從而產生風險。
另外,由于鞋企各生產經營環節內部因素的影響而可能引起財務收益的不確定性,稱之為內在財務風險。內部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籌資過程中負債資金數量和籌資成本以及償還時間;資金投入過程中的投向、數量、結構;生產運營過程中的收入、成本、經營管理水平等;收益分配過程中收益的確認以及收益分配政策、數量和形式。上述這些因素的影響將引起的內在財務風險。
因此,鞋企的財務團隊應從鞋企內部大力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組織實施全員、全要素、全過程的成本費用控制,加大成本費用預算控制力度,健全成本費用控制長效機制。在日常的財務管理中,鞋企可以根據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動情況,適時調整成本核算方法,力求準確反映產品成本的實際情況,便于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進行市場調查,預測價格變動情況,隨時調整采購及庫存策略。除了這些,制鞋業的利潤率相對較低,所以現金流量預算管理和成本費用預算管理,這也是企業能夠取得穩步前進的重要保障。
當然,影響鞋企生存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鞋企自身的管理,而財務管理作為鞋企內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這場金融危機中,被推上了風尖浪頭,財務管理,值得鞋企們去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