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產業進軍戶外休閑產業
中國鞋網05月06日訊,繼休閑正裝產業迅猛發展之后,戶外休閑產業又呈井噴態勢,成為內銷市場的新興增長點。而在皮革原材料上漲背景下,企業如何通過轉型升級,規避成本帶來的壓力?昨日,在一場戶外秋冬新品發布會上,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蘇超英(以下簡稱“蘇”)欣然接受本報記者(以下簡稱“記”)專訪。
目標群體
以大眾客戶為突破口
記:從整個行業大環境來看,泉州服產業進軍戶外休閑產業正當其時,請談談與廣東、浙江一帶相比,泉州應以何種優勢作為發展突破口?
蘇:目前國內市場上的戶外品牌,不是偏向專業性,就是偏重休閑兩個極端,綜合類戶外服飾在國內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不得不說,廣東、浙江的戶外休閑產業發展得較為成熟。尤其是溫州的戶外休閑產品已成為當地一個較為健全的產業集群,產品內容突破了傳統的戶外服裝、背包、露營器材,拓展到運動器械、戶外休閑用品及設備等。
相對這兩個地區而言,泉州在戶外休閑產業上可針對大眾客戶群,從擁有價位優勢上的休閑正裝進行突破,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礎,開發戶外夾克、多功能褲、防雨器材等全天候全領域的戶外休閑系列品牌。
市場前景
國內容量5年達100億元
記:國內市場需求加大,加上皮革原材料壓力不斷上漲,戶外休閑品會否取代休閑正裝品成為國內市場的消費焦點?
蘇:不能說完全取代,只能說這個市場份額在國內正逐步擴大,皮革價格上漲是今年年底前一個難以改變的趨勢,這也將促使一些用革量較大的正裝企業分流一部分生產力轉向戶外產品生產。
這幾年,戶外休閑品已逐漸成為國內一種新的著裝方式。2008年,中國戶外用品市場年產值達35億元,戶外用品總零售額實現53%的增長,預計未來5年,我國戶外市場容量將突破100億元。
從國內需求這點來看,泉州企業進軍戶外休閑產品,毫無疑問將有效提升訂單數量和利潤空間。
戰略戰術
主戰國內樣板市場
記:泉州轉型生產戶外產品的企業應如何布局市場?
蘇:產業布局應該以國內市場為主。據我了解,現在國內較為暢銷的休閑產品多數來自國外,這也預示著國內潛藏著巨大的商機。
企業應專門成立品牌運營中心,邀請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進行全盤操作,對市場做充分調研分析后,建設5—10個樣板市場,配合建設上百個終端網點逐漸鋪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