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達鞋材:做“五臟俱全”的供應商

中國鞋網03月30日訊,雖然從企業規模上來說,騰達在鞋材業界只是中等規模的企業,但它卻憑借著自己完善的配套、及時的交貨期得到了客戶們的一致認可。
合作伙伴:出口型企業
業內評價:作為鞋材業界的一家老牌企業,騰達留給業內人士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他們準時的交貨期。無論碰到什么樣的困難,他們都能夠嚴格按照合同規定,把貨物及時交到客戶手上。
經營心得:任何事情都要去嘗試之后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越沒有去接觸,心里面也就會對這件事情越擔心。
不久之后,騰達鞋材位于晉江市五里工業園區的橡膠鞋底生產廠房就要正式開工了。該廠房的正式開工,也宣告了騰達鞋材在鞋底領域配套工作將告一段落:無論是TPR、MD或者是橡膠鞋底,如今騰達鞋材都能夠自己生產。
“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或許,每一種單品的量我們都無法同那些大企業相比,但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無論是哪種鞋底我們都有辦法生產。我想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保證我們產品的交貨期。”晉江騰達鞋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慶安如是說。
完善各道工序
把各道工序完善的做法并非吳慶安的突發奇想。事實上,在之前,騰達鞋材曾經吃過這方面的虧。
前兩年,騰達鞋材曾經接到過一筆訂單。由于這筆訂單涉及的種類比較多,橡膠、TPR、MD鞋底都有,按照騰達鞋材當時的生產能力,除了TPR和MD能夠生產之外,橡膠鞋底自己并沒有辦法生產。于是,吳慶安便把這部分的生產內容外包給另外一個專門生產橡膠鞋底的廠家。
“沒有想到的是,等到我們約定的交貨時間快到了的時候,對方卻過來告訴我,由于生產安排不過來,我們轉給他們的那批貨物他們沒有辦法保證及時交貨。”回想當時的情景,吳慶安依然很氣憤,“你說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我們就是臨時想讓別人幫忙生產,時間也很趕。”
發生這樣的事情使得騰達材很被動。為了能夠及時把這批貨物趕出來,騰達鞋材不得不花更高的價格,讓別的橡膠鞋底生產企業幫忙加班加點生產,終于趕得及在交貨期到來之前把這批貨物生產出來。
出現這件事情之后,吳慶安心里便開始動了完善各種生產配備的心思。“如果自己企業的各種配備都齊全了,能夠生產各種類型的產品,那么無論客戶下什么樣的單子,我們都有辦法自己生產。這樣一來,就不用把單子外放給其他企業幫忙,無論是在交貨時間,還是在產品品質上,我們都能夠更好地把握。與此同時,由于我們配備比較完整,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一舉兩得。”
不過吳慶安也坦言,這種想法真正付諸實踐難度還是很大。“以我們那個橡膠鞋底廠為例,別的不說,單是前期籌備時養著一批工人,每天的開銷就不小。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總不能等到訂單來的時候再臨時去找工人吧。”吳慶安笑著說道。
轉戰歐洲市場
對如今的騰達鞋材來說,歐洲市場特別是意大利市場已經成了他們產品的主要銷售地。然而在五年前,騰達鞋材的主要市場卻是美國。
“轉到歐洲市場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國市場的大幅萎縮。以前我們一個客戶一個月能夠做到二三十個貨柜的訂單,到了三年前,這個數字便成了一個星期一個貨柜不到,下降的幅度太大了。”原本目標市場的萎縮,迫使騰達鞋材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歐洲市場。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中,歐洲市場并不好做,單是各種各樣的檢測標準就已經讓不少企業叫苦不迭。不過在吳慶安眼里,如果不去嘗試就想退縮的話,那么這一塊的市場騰達鞋材永遠沒有辦法搶占。
“一開始的確比較難。畢竟我們對于歐洲的各種標準都不是很清楚。就像做一道菜,我們知道要放鹽,要放味精,做出來的菜才有味道,但就是不知道鹽具體要放多少才最合適。可能我們的產品當中某一種配料稍微放多了一點點,整個產品在檢測過程中就沒法達標了。”
一開始的困難并沒有讓騰達鞋材就此放棄自己的目標,畢竟歐洲市場這樣大一塊蛋糕想要放棄并不容易。經過反復的試驗之后,騰達鞋材終于掌握了其中的竅門。“等到了我們能夠生產出來合格的產品之后才發現,原來也就是那個樣子。關鍵還是原料的品質要過得去。”吳慶安告訴記者。
- 上一篇:河北辛集制革污水處理達到三個100%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