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中國鞋與法國奢侈品鏈條上的關系
中國鞋網03月25日訊, 中國廉價代工廠生產的奢侈品高價返銷國內,大部分利潤則歸于法國
世界上有什么名詞和“浪漫”與“藝術”同義?法國是一個很好的答案。坐擁上海世博會自建館最大面積的法國館“感性之城”,已經向所有參觀者們發出邀請!斑@就是一個小小的法國。”法國館總代表何塞·弗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這個革命與紅酒同樣蕩氣回腸,藝術和啟蒙反復交織的國家,同樣是交通、能源、電訊、航空的工業大國,一直以來是中國在歐洲的重要貿易伙伴。中法之間,正在以同樣燦爛高貴的文化互相致意,在奢侈品及其膜拜者間達成交流,也于馬賽港和勒阿弗爾港裝卸的不計其數的商品之中實現互通。
奢侈品背后的產業鏈
起始于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奢侈品文化,如今正面臨奢侈品消費低迷的尷尬。2009年10月,由于奢侈品市場的急劇下降,高級定制成衣的奢侈品牌Christian Lacroix宣布破產。巴黎開始前所未有地把目光投向亞洲市場。
中國,正是那些巴黎頂級奢侈品牌所鐘愛的神奇東方。麥肯錫發布的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消費者,并沒有因經濟不景氣而減少對奢侈品的購買。新富人群令中國市場成為奢侈品牌的避難所。
業內人士曾對此感嘆,不知道是法國奢侈品的深度消費體驗誘惑了中國消費者,還是購買力令人驚嘆的中國消費者誘惑了法國奢侈品。
不過,許多不遠萬里去法國購置奢侈品的中國游客發現,在法國購買的奢侈品吊牌上分明印著“Made in China”。除了少部分品牌,法國高檔奢侈品大都已經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了中國。金融危機后,為縮減成本,將生產重心移向中國的奢侈品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中國溫州、東莞,難以數計的代工廠在為那些國際奢侈品做代工生產。這些產品將會輾轉發往巴黎的各個奢侈品商店,高價從法國購買它們的也許又是來自溫州的老板。當然,這條產業鏈中利潤的大頭歸于法國。
后金融時代,中國除了繼續在巴黎奢侈品領域充當大買家以外,也許更應該借鑒的是如何打造令世界著迷的“軟實力”的巴黎經驗。
用中國鞋換法國空客
與法國奢侈品在華的成功相反,中國對法貿易順差還在持續擴大。2006年中國對法順差26.3億美元,這個數字在2009年前九個月就上升到了53億美元。
“任何一個國家在外貿中都希望是順差而不是逆差。” 法國財長拉加德則在去年年底訪問中國時表示。但拉加德的良好愿望至少沒有體現在中法貿易之中。
這與多年來中法雙邊貿易模式有關,這一模式遵循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貿易基本特征,即中國向法國購買高技術產品和設備,而法國從中國進口廉價紡織品和輕工產品。
“中法經貿合作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對兩國經濟發展都帶來好處,是雙方受益!敝袊笫桂^經濟商務參贊處的馬社公使銜經濟商務參贊去年底對此表示。
此種貿易互補最令人熟知的典型就是“中國鞋”和“法國空客”。到2004年底,法國就從中國總共進口了1.2億雙鞋,總共價值5.6億歐元。法國每年進口的鞋類產品中,每3雙就有1雙是中國制造,平均每個法國人都要購買2雙中國鞋。
但是1億雙中國出口鞋的利潤,還不如出口一架法國空客的利潤。
2007年,空中客車公司在北京與中國民航方面的代表簽下了160架飛機的訂單。這筆訂單價值174億美元,是當時中國民航史上的最大一筆飛機訂單。中國也至此跳出僅僅充當法國高技術銷售市場的角色,一躍成為法國出口空客飛機的最大買主。
而且,法國人并不只滿足于向中國人賣飛機,還要賣高速火車,以及新一代核能技術。去年年底,廣東臺山核電站正式開工,總投資達502億元人民幣,由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和法國電力公司按照7∶3的股權比例投資建設,是中法最大的清潔能源合資企業。
危機中的契機
1964年中法建交之初,雙邊貿易額僅為1億美元。換言之,今天中法間平均一天的貿易額就超過了當時全年的雙邊貿易額。
然而高速增長態勢中,中方順差的不斷上升也導致雙邊貿易摩擦的加劇。為保護本國產業和就業,法國政府曾要求延長對中國進口紡織品的配額限制期限,并贊同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鞋類產品實施反傾銷,一度成為歐盟對華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急先鋒。
2008年,中法關系波折再起,法國在西藏和達賴問題上嚴重損害中國利益,讓幾年來不斷升溫的中法關系降至冰點。中國取消了中歐第十一屆首腦會議,并中止了中法之間巨額貿易合同的洽談。
但是同年年底金融危機開始席卷全球,轉移了各國的注意力,法中關系因此得到了戲劇性的改善。
而對于中國市場和國情有真正了解的,正是那些長期待在中國的法國公司。記者此前采訪法國環境業巨頭威立雅集團的中國公司CEO穆橋石時,他就坦言自己對中國的信心,公司所從事的行也沒有特別的風險,“有一些人預言中國經濟會衰退,那是愚蠢和無知的,我認為中國經濟會長期向好。”
事后,也證明他判斷的正確,因為威立雅在中國的業務有著令人稱奇的表現,入駐中國后每年都有超過15%的增長速度,而且總投資已達15億美元,到2013年,投資規模將達到25億美元。而對于這一屆上海世博會,威立雅更是責無旁貸,因為它旗下的浦東威立雅自來水公司直接為世博園區供水。
除了威立雅這樣的大企業,法國還致力推行幫助法國中小企業打開中國市場的政府計劃!胺▏恢痹诓扇〈胧,來鼓勵法國中小企業的對外投資。”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