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價幾何?
整個7月的悶熱午夜,綜藝名嘴李靜最新開播的電視訪談節目《非常靜距離》收視率一路飄紅,引來媒體如蝶似蜂。這個“摸黑上道”的新節目為啥如此火爆,李靜到底憑什么?
我對李靜的感覺是,節目做得好,人緣兒更好。話說新節目還沒一錘定音,一幫圈中好友就主動掏出了“紅包”——那英大力攛掇李靜打響個人品牌,瞿穎主動表忠心:你要做著節目,我和我媽都白“送”給你。就連《超級訪問》的老搭檔戴軍也沒因為李靜中途“變心”而生氣,要以上李靜新節目的實際行動來支持她。
能有身邊一幫鐵桿朋友全力支持自己做成一件事兒,李靜確實很幸福,同時她也很聰明——在談到處理明星朋友和節目的關系時,她表示:我絕不勉強我的朋友上我的節目,但我會讓他們的經紀人知道,如果他們要接受訪問,那我一定要“處女訪”。
從這個態度來看,如果李靜當白領,也肯定是個好白領,因為她懂得一個道理——友情無價,人情有價。很多從事營銷推廣工作的職場人為了搞好業務,不惜調動所有的私人資源,比如發動身邊所有親友辦理銀行卡、買保險、當托兒……業績雖然上去了,卻欠下一屁股人情債。
欠錢的滋味兒不好受,欠人情的感覺更不爽,因為人情雖然不會明碼標價計利息,但到了需要你還的那一天,你就是兩肋插刀也未必還得起。
一位在公關公司做媒介經理的朋友訴苦說,為了讓一個小客戶上電視,他把自己認識的電視圈朋友求了個遍。短短一年,他幾乎用盡了手頭所有的人脈資源。最令他頭疼的是,這些為工作動用的私人關系,讓他欠下一大堆人情債,輪到這些朋友有事求他時,他只能硬著頭皮上,連說“不”的權利也沒了。
誠然,維系友情需要人情往來。很多時候,要辦成一件事兒,離不開人情。但要做好一件事兒,不能只靠人情。比如不少面試官為了做個順水人情,不惜放寬選拔要求,結果招來的人水平不過關,反而砸了自己的招牌。就像李靜說的,就算是王菲這樣的好朋友,如果復出后上她的節目,那也必須是“第一次”。
正是這樣嚴格的要求,才奠定了李靜成功的基石。如果她為了人情把各色朋友都往節目里招呼,那觀眾看了能舒服嗎?
說到底,友情是一筆財富,但絕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更不是源源不斷下金蛋的蘆花雞。索取太多,無價的友情就變成了有價的人情,向你收多少利息,看著辦吧。(來源:FT中文網)
- 上一篇:秘密網成白領最新的情感讀本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