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鞋企走向中國高端市場大有可為

中國鞋網3月16日訊,近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新聞中心舉行了主題為“搞活流通和促進消費”的集體采訪。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出席采訪并回答記者問題,會議上姜增偉表示,隨著收入與細分化的差異,形成高中低端市場和高中低端消費群體,高中低端市場現在應該說基本形成。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和市場,我認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也體現了市場經濟商品流通內在層次與結構。姜增偉還特別指出,如今中國在高端奢侈品的消費僅次于日本。可見中國不僅擁有巨大的消費能力,更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
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市場需求萎靡不振,而高端奢侈品的無人問津則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在全球奢侈品消費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卻依然風光無限。根據麥肯錫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消費者,并沒有因經濟不景氣而減少對奢侈品的購買。面對著歐美日奢侈品牌的需求普遍萎縮,中國顯然成為了世界頂級奢侈品牌垂涎欲滴的市場大蛋糕。而中國市場不僅僅是憑借著巨大的消費能力為奢侈品牌搭建了危機中的避難所,隨著中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懷揣現金的中國人的購買力也讓不少國外的奢侈品牌利益關系者喜出望外。
據調查,目前中國奢侈品消費已占全球市場的25%,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在2005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年銷售額就已達20多億美元,占全球銷售額的12%,成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至2008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年增長率達20%。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統計,截至2009年12月,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達94億美元,全球占有率27.5%。而另外一家專業服務公司普華永道則更加樂觀地預測,到2015年的中國奢侈品消費年均增長率將為10%左右,年銷售額將達115億美元,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奢侈品的最大消費市場。
從行業看來,這樣的市場隱藏著巨大的開拓潛力,特別是對于本土的鞋企品牌來說,更是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但縱觀國內鞋類的高端奢侈品市場,大多是被國外的占據了半壁江山,能夠獨當一面的國內品牌幾乎沒有。當國外的鞋類奢侈品牌蜂擁而至,大肆地搶奪中國鞋業市場的大量份額,輕松憑借著品牌的力量賺取豐厚的利潤之時,(中國鞋網)中國的鞋企卻只能望洋興嘆,依靠著代工或者競爭能力低的品牌艱難地維持著企業的運作,而這也突顯出了中國鞋企在建設和完善品牌成長體系上的缺失。隨著中國社會迅速的發展,新出現的消費者和消費模式正帶來一種新的景象,如今的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享受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因此,高端奢侈品的出現符合現代市場發展的需求,鞋企應該重視在高端領域的投入,以品牌推動企業成功進入高端奢侈品市場,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鞋企可以嘗試著經過資本、市場的累積,逐漸進入高端領域的探索,將品牌提升到另外一個高度。鞋企應該從產品環節開始入手,畢竟產品是區分品牌高低端的分界,也是決定品牌是否能夠深入人心的關鍵因素。因此,鞋企在生產制造產品的過程中,應該注重高端元素的植入,無論是前期的市場調研工作,或者是中期的資金投入、材料篩選、技術應用等流程,還是后期的渠道建設、銷售服務,鞋企都要本著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的,以提升產品價值為核心的態度為市場提供優質的鞋類產品。與此同時,鞋企也要關注價格因素,因為中國尚處于奢侈品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消費心態仍以“顯示身份”為主。所以,鞋企要充分考慮到定價目標、產品成本、市場需求、競爭者情況等問題,制定合理的價格,使大多數消費者有能力接受,又可以滿足其購買高端奢侈品的虛榮心和優越感。在營銷渠道方面,鞋企應該選擇能夠彰顯品牌高端形象的商場地段進行終端建設,利用各種營銷策略向目標市場推廣品牌產品,開展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刺激消費,這樣有助于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以及產品的銷售量和市場份額,促進品牌全面進入高端領域,并占領擴大品牌的市場地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高端奢侈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引領中國高端奢侈品牌的進步,更好地爭取到本國的市場資源,應該在品牌的建設上更下功夫,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在擁有一定的市場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提升品牌價值,不斷向國內的高端市場發起挑戰,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繼而把野心轉向國際的高端市場,使品牌左右逢源,帶動鞋企飛躍式的發展!(文章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