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鞋企瞄準新興市場訂單增加

中國鞋網3月9日訊,廣東永泰鞋業是一家年出口值250萬美元的塑料制造企業,和業內很多企業一樣,受歐美訂單減少的影響,今年他們把主要目光瞄準了東盟、拉美等新興市場。中國—東盟自貿區的運行、中國與秘魯自貿協定的實施讓企業嗅到了更多新的商機。
面對今年東盟等市場訂單的增加,該企業楊董事長也坦言了目前對相關規則的了解不深:“自由貿易協定實施讓部分國家買家的購買意向大大增加。但我們怎樣能用足用好政策?需要海關對協定的解讀,給予我們實實在在的幫助”。
今年,相關自貿協定的實施無疑將給鞋類企業帶來拓寬銷路的新契機。作為廣東地區主要塑料鞋產地之一的吳川市,今年企業的塑料鞋出口訂單中,東盟、拉美等市場的訂單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自貿協定鋪好了路,企業主動瞄準新興市場,積極“走出去”。而作為國家進出口監督管理機關,湛江海關一邊繼續優化監管通關,力促貿易便利化;一邊通過宣傳、解讀自貿協定規則幫助企業打好“東盟牌”和“秘魯牌”,為企業“走出去”引好路。
去年,湛江海關就為進出口企業和報關企業舉辦了兩期如何利用優惠貿易協定的講座;編寫 “湛江海關《中國-東盟優惠貿易指南》”小冊子,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了申請適用中國-東盟優惠協定稅率的具體操作流程,就填制規范做具體要求,讓企業能夠一目了然;而在我國與秘魯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前,該關也組織企業座談,就進出口貨物原產地管理辦法收集意見,讓企業充分利用自貿協定的降稅安排,把握先機;幫助企業研究原產地規則,使其在生產經營各環節提前謀劃,確保能夠申領到原產地證書,在進出口環節能夠最大限度享受自貿區的優惠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