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上市為品牌運營帶來更多選擇

中國鞋網3月2日訊,良好的品牌運營是企業實現上市計劃的有力推手,而企業上市后也為品牌運營帶來了更多的戰略選擇。對于如何通過品牌運營推動上市計劃、上市后走多品牌道路有哪些關鍵點?讓我們聽聽業內人士的說法。
品牌層次迅速提高
主持人:品牌運營對企業上市的推動作用?
陳鋒:總的來說,品牌運營對企業上市的整個流程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企業上市前期的品牌運營直接影響到上市時定價高低,企業能否培育出自有的知名品牌,直接決定一個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企業在上市前期較為規范合理地去運營其品牌,將對日后在私募的選擇、戰略伙伴的合作上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從投資者的角度講,企業品牌是選擇投資的一個參考標準。在某種程度上說,品牌運營是表明企業可靠性的一種不言自明的保障。
丁世忠:與國外品牌比較,國內品牌企業具有國外品牌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在創業初期,歷經艱辛建立起的密布全國的銷售網絡。上市和品牌運營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企業只有做出品牌來,投資者才有信心持有你的股票;而上市又進一步加強了企業資訊公開,提高品牌知名度。
高景祥:實際上,一個成熟的行業容納不了非常多的知名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實力弱、經營管理不善、戰略落后的企業必將被淘汰出局。事實證明,泉州幾個國內領先的品牌,都通過上市,拼智力、拼技術、拼管理、拼市場,加快由粗放向集約轉變,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在較短時間內拉開了和同行之間的差距,實現“二次創業”。
慎重選擇多品牌道路
主持人:上市給企業品牌運營帶來哪些影響?
高景祥:上市后,很多企業選擇了走多品牌道路,是否選擇多數品牌戰略,我認為要視時機而定。
多品牌運營,企業面臨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資源的分散與平衡。企業的資源有限,特別是非一線品牌,運營多品牌必將把其中一部分集團資源分給新品牌。平衡就是一個難題,是要加強母品牌的投入,還是快速做大新品牌。處理不當,容易顧此失彼。二是品牌定位與形象的同質化。市場上不少品牌之所以慢慢退出市場,就是因為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如何讓旗下多個品牌差異化,非常重要。三是多品牌管理的挑戰,客觀地說,母品牌的管理就有些跟不上,人才不足,而多品牌管理又將面臨另起爐灶,重建一套新的產品、風格等。
在中低端打拼多年的本土運動品牌紛紛想往“上”走,收購或運營高端品牌,這可以理解。但是,一些企業缺乏高端品牌運營與管理的能力。不是定位高端,新品牌就高端了,背后還要有一系列的支持,如高端產品、高級的門店形象、高端的品牌推廣與塑造等等。
陳鋒:可以說,上市是企業品牌運營的活廣告。從國際經驗來看,世界知名的大企業幾乎全是上市公司,例如美國500家大公司中就有95%是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企業品牌運營的效率。一方面,企業要上市必須規范經營,公眾監督與約束在很大程度上也給予企業品牌以認知度。另一方面,企業上市以后,由于上市公司財務披露要求較為嚴格,必須定期向公眾披露公司的資產、交易、年報等相關信息,這種公開化的披露有利于企業向銀行貸款融資,吸引高級人才,擴展業務范圍。
丁世忠:企業上市后收購其他國際品牌,其中國業務的加盟不但帶來新業務增長點,更可與主攻大眾市場的品牌形成理想的優勢互補,有利企業的長遠發展。就我們的經驗而言,上市以后,資本市場為企業的品牌運營提供了很大的資金支持,有了社會各方力量支持,企業不僅能在本品牌運營上加大宣傳力度,甚至在運營多個品牌上也能游刃有余。
特色定位吸引人氣
主持人:上市企業的品牌運營有哪些具體做法可借鑒?
丁世忠:品牌運營得好,帶給上市企業的將是產能、經營方面的擴大升級,讓社會公眾留下一種品牌“烙印”的影響。
就運動品牌而言,對專業體育賽事的包裝和體育明星代言,是企業“專業戰略”的特色,并以此確立了以體育賽事傳播為核心的市場推廣體系。良好的企業形象一旦形成,就能在社會公眾中形成較穩定的信心歸屬,形成極大的心理吸引力,有助于推進品牌營銷。
陳鋒:從某種角度而言,上市也是一項品牌運營的方式,企業在上市準備期可找一些在上市流程方面較有經驗的企業作為戰略合作伙伴。
高景祥:有上市計劃的服裝企業,首先要給企業一個準確的市場定位,保證企業對顧客有持續的吸引力;在營銷方式上,也應該朝多元化方向發展,關鍵還在于要具備一定的品牌拓展能力。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外服裝巨頭涉足中國市場,這給中國服裝業帶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因此,國內的服裝企業要抓住時機,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發展壯大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