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多項措施培養人才 各類IT人才年增一萬
2010年伊始,在東軟工作的黃煒收到了特別的禮物——新房鑰匙。這間60多平方米的住房,每平方米價格比周邊樓盤低了2000多元。黃煒享受到的是高新區限價房優惠政策。這項旨在解決軟件人才后顧之憂的舉措,讓很多像黃煒一樣的IT人才得到了實惠——在黃煒所在的辦公室里,有5人享受了政策;在整個高新區已有704套限價房有了新主人。已在連工作了兩年的李強說,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對大連更有了歸屬感。
提供限價房,是2009年以來高新區吸引人才系列舉措的一項內容。經歷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為保持園區產業持續發展,高新區專門設立了人才發展基金,投資兩億元,打出“組合拳”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穩定人才。
對在高新區區內企業工作并且簽訂兩年以上勞動合同、在連繳納勞動保險的軟件人才,高新區實施限價房政策。解決軟件人才的生活需求,讓他們扎根大連,大大減少了人才外流。
對軟件高級人才,園區繼續實施獎勵政策。2009年發放人才獎勵資金6500萬元,保持增長趨勢。因此,金融危機背景下,高新區軟件高級人才隊伍并沒有流失,保持了穩定增長。
適應產業發展新需要,著眼于為后金融危機時代儲備人才,高新區重點加強了人才培訓工作。通過組織IT人才參加政府培訓、境外培訓和幫助企業內訓等多種渠道,對8000多名專業人才實施培訓,發放培訓經費800多萬元。2009年新建2.6萬平方米人才培訓大廈;與安博教育集團合建實訓基地,該基地今年年底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培養IT人才15000人。
在政策“組合拳”的推動下,2009年高新區軟件人才不降反升,至年底達到7萬余人,比2008年又增加了一萬多人。
“去年年底我們對企業進行調研,發現隨著經濟向好,軟件和服務外包人才需求正在增長,一些企業一次就招納三四百人,幾乎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高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于波說。這種增長對人才工作提出新的挑戰。據于波透露,今年除繼續實施原有政策外,高新區人才工作還會有大動作:比如,重點加強對人才的公共培訓和語言類培訓;與香港企業聯手在英歌石建設大連國際軟件園;針對剛剛入職的軟件人才的需求,推出政府補貼的租賃房,等等。
- 上一篇:人才供需雙降銷售人才搶手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