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香港人才流動增多 語言因素成最大難關
隨著內地與香港合作增多,人才流動也增多,但語言障礙有礙內地人才輸港。香港科技協進會前會長唐偉國26日在廣州表示,由于語言障礙,內地科研人員喜歡留在深圳多于留在香港,香港科技園專門有車隊服務,幫助這些人兩邊流動。
唐偉國認為,香港本土人太少,人口才700萬,人才存在先天不足。香港科技園的科研力量,純粹靠本土絕對不夠,除了西方人才之外,也有不少內地人才,包括內地“海歸”。目前,在科技園區的新公司,非香港本土人才不少,占30%至40%。
近年來,隨著內地與香港合作增多,兩地的人才流動增多。香港科技人才與內地合作明顯增多,與“同聲同氣”的廣東居多,特別是廣州,都是白話文化,大家的溝通很直接。目前,科技協進會有些理事在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工作,更有香港人士已“扎根”珠三角,主要從事保健藥物、高科技等工作。
不過,由于生活水平,人文氣息等因素,香港人講白話,對于講普通話的內地人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關。目前,內地科研人員喜歡留在深圳多于留在香港,有部分人在一河之隔的深圳生活,香港科技園有車隊服務,幫助這些人兩邊流動。
唐偉國表示,在科技世界,不能斗保守,只能斗開放。兩地合作優勢互補,香港與海外聯系多的國際窗戶優勢,在互相促進中,香港始終處于領先優勢,令香港走得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