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鞋企安踏的CBA秀看體育營銷
2010-01-16 11:16:16 來源:作者:陳士信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中國鞋網01月16日訊,100多年前奈•史密斯博士在美國春田首創了一種投籃游戲。一百多年后,這種游戲經過不斷演進,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開展,并且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籃球運動傳入中國也有近百年的歷史,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在城市、廣大的農村、學校、企業均得到廣泛的歡迎和開展。據統計,目前我國的籃球運動愛好者總人數達3億之眾,成為我國最受關注的運動項目之一。
CBA是中國籃球協會的英文簡稱,協會成立于1956年6月。1997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實行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轉變,成立了國家體育總局管理中心,中國籃球開始了職業化改革的探索。2004年,中國籃球協會制定了中國職業籃球發展的“北極星計劃”,提出“競技籃球、娛樂籃球、財富籃球、文化籃球”四位一體的新籃球觀,為CBA聯賽注入了無限的活力。此舉推動中國籃球產業的發展,提升了社會大眾對籃球的關注,并打開了中國籃球事業快速發展的好局面。經過幾年的努力,CBA聯賽成長為國內影響廣泛、聲譽極佳、形象最好、商業前景樂觀的職業聯賽。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06-07年賽季,現場觀眾達到100萬,電視觀眾達到4億。
或許是安踏贊助CUBA的收益不斷顯現,也可能是安踏公司為品牌制定了系統化的體育營銷——這只是開始,謀劃通過體育賽事,讓品牌深度介入體育營銷,打造品牌知名度的同時,更是為品牌注入切實的、豐富的體育內涵,以此來塑造品牌的“專業體育”品牌形象。
2003年,安踏贊助中國籃球聯賽的三支球隊裝備,開始進軍CBA;2004年10月,安踏更進一步,斥資6000萬元,連續三年贊助中國籃球職業聯賽,并成為CBA職業聯賽運動裝備唯一指定合作伙伴。贊助CBA,讓安踏獲得幾倍類似于大學生聯賽的傳播效果,受眾群體、權威性影響都有很大的提升。球員身穿安踏的運動裝備,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勇往直前,很好地傳播了“安踏”品牌。
如果我們僅看到安踏為CBA所做的這些——出巨資贊助、把LOGO貼到隊服上,從CBA聯賽獲得這些可見的收益,那就太片面了。胡眾輝、葉雙全的成功,對于安踏還有另外一層深遠的影響:職業經理人獲得認可,越來越多地被吸納進安踏。他們為安踏帶來了先進的市場營銷和管理理念。在越來越同質化的晉江鞋業行業,安踏一步領先之后,總能抓住機會再次領先。我們從安踏贊助CUBA、CBA就可以看出部分端倪,而由于賽事資源的稀缺性、排他性,所以就不可能上演泛濫的代言人品牌策略。
為CBA所做的,不只是給錢、把安踏LOGO貼在球員的裝備上。由安踏提供裝備,沒問題,但是如果裝備不為球員所認可,也同樣是不行的——運動裝備起碼必須是合適的、球員能接受的。而事實上,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陳士信作品)2004年之前的CBA并不是今天的模樣,如前所述,CBA正在改革。原來CBA的經營開發是各個俱樂部自己在做,很零散、很混亂,后來把CBA聯賽統一起來開發,重新包裝CBA。當時并沒有多少商家看好CBA的前景,中國籃球協會先后找到了當時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三家領先企業,均遭拒絕。
安踏在這個時候進入到CBA,在90天里完成了艱巨的工作——為各個俱樂部提供裝備。雖然安踏成了CBA的贊助商,但是產品想要獲得CBA球員的認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早期國內的球員使用的大多是國際領導品牌,NIKE或ADIDAS,這也在意料之中。安踏贊助之后,很多球員依然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要按照要求來走。丁志忠也從運動員對安踏產品的態度意識到,產品不過關,品牌就沒有未來。由此把安踏引向了專業化道路,技術改變未來的道路,安踏開始發力于技術研發。
在2004年已頗具規模的安踏研發中心,不斷獲得大量科研經費,并吸納了眾多優秀的設計師、版師,以及專業的開發管理人才,更為關鍵的是引進了國際先進的開發機制;中心人員定期被派往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或地區進行考察、研討,由他們搜集新科技成果、新技術、新材料,讓安踏與世界同步。
2005年,為了提升安踏產品(特別是籃球類)的研發實力,安踏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科學運動實驗室。運動實驗室擁有國內領先的設備,測試者只要通過一條跑道,足底壓力測試儀、足底掃描儀、高速攝影儀等系列設備,就真實地記錄和模擬測試者的腳部運動形態,進而可以為那位測試者量身定做舒適、合腳的運動產品提供出詳實的數據。
由一些報道,我們可以看出安踏為CBA、為產品技術水準提升所做的不懈努力。據《環球企業家》報道,安踏購置了昂貴的專業測量設備,然而這套設備體積大、不能劇烈顛簸,所以只能借助鐵路運輸,一年的運輸費用就高達20萬元。
安踏所做的努力遠不止這些。
在2005年新賽季,安踏為貫徹CBA專業化發展戰略,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技術開發行動——安踏要為05-06新的CBA賽季開發“王者系列”專業籃球鞋。該年5月開始,安踏人員輾轉于各大俱樂部和訓練場地,與CBA球員緊密交往。他們為新系列籃球鞋的誕生,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他們配合賽事人員記錄、分析、調查了20場CBA比賽里的所有運動細節,包括球場上球員的跑步、跳躍、強對抗、單腳或雙腳站立、變向、急停等動作;他們虛心、耐心向運動員、教練員請教哪些技巧和動作對于勝利的重要,由此而帶來的對于運動裝備的需求;他們咨詢球隊專業醫師和保養師,如何盡最大可能預防運動帶來的損傷。與此同時,他們盡最大可能,讓安踏產品在舒適性、保護性、減震性、彈跳性等方面的功能達到完美。(陳士信作品)CBA球員得到了安踏提供的超級貴賓服務,量身定做,以及根據球員的意見和建議所做的修改。
從中新網記者沈晨關于安踏CBA產品的報道,我們可以感知安踏產品的確有了質變——
三款分別命名為“豹派”、“獅派”、“鷹派”的戰靴將安踏的“芯技術(A-Core)”運用的爐火純青,不僅大大提高CBA專業運動員的彈跳能力,同時做到劇烈運動中吸震效果最好,給腳踝、腳掌絕佳的保護。面采用全粒面真皮,加強鞋子的透氣性、包腳性,內襯材料采用一種防霉抗菌絨面襯里,這種透氣、排汗的材料不僅讓雙腳更舒適,而且能讓高強度比賽后腳底“冷靜”下來,避免出汗球鞋發散的異味。還有中掌的TPU承托盤盡職盡責,在關鍵位置提供良好支持,不僅增加了鞋的牢固度,還可以有效防止啟動和急停時扭傷雙腳。
2005年,安踏在體育用品界率先推出了針對前鋒、中鋒、后衛的CBA王者系列籃球鞋,重拳出擊,打造中國的CBA。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同樣不會有白白的付出。安踏通過上述努力,除了為CBA球員提供了滿意的裝備外——獲得他們的芳心外,更為重要的是自身產品的技術性、舒適度不斷得到提升,研發實力不斷提升,為其產品占領市場、贏得消費者立下汗馬功勞。以專業籃球鞋系列的發展為例,隨著時間、賽事的推移,從霸道I代、II代到CUBA全系列、CBA全明星戰靴和王者系列,安踏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升,專利技術不斷增加,產品升級換代有力滿足了市場需求的發展,安踏影響力日益高漲。
在安踏的贊助中,我們看到了他成功的“源于體育、用于體育”的良性循環機制。企業為賽事投入資金、研發,品牌得到傳播、形象得以樹立,研發實力與技術含量不斷提升,產品很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企業獲得良好效益,又為賽事的投入提供了物質基礎。2006年1月,安踏與CBA再續約7年,雙方合作將延續至2012年,安踏將長期壟斷CBA賽事資源。
為什么其它企業做不到,贊助體育事業成了負擔?
CBA是中國籃球協會的英文簡稱,協會成立于1956年6月。1997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實行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轉變,成立了國家體育總局管理中心,中國籃球開始了職業化改革的探索。2004年,中國籃球協會制定了中國職業籃球發展的“北極星計劃”,提出“競技籃球、娛樂籃球、財富籃球、文化籃球”四位一體的新籃球觀,為CBA聯賽注入了無限的活力。此舉推動中國籃球產業的發展,提升了社會大眾對籃球的關注,并打開了中國籃球事業快速發展的好局面。經過幾年的努力,CBA聯賽成長為國內影響廣泛、聲譽極佳、形象最好、商業前景樂觀的職業聯賽。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06-07年賽季,現場觀眾達到100萬,電視觀眾達到4億。
或許是安踏贊助CUBA的收益不斷顯現,也可能是安踏公司為品牌制定了系統化的體育營銷——這只是開始,謀劃通過體育賽事,讓品牌深度介入體育營銷,打造品牌知名度的同時,更是為品牌注入切實的、豐富的體育內涵,以此來塑造品牌的“專業體育”品牌形象。
2003年,安踏贊助中國籃球聯賽的三支球隊裝備,開始進軍CBA;2004年10月,安踏更進一步,斥資6000萬元,連續三年贊助中國籃球職業聯賽,并成為CBA職業聯賽運動裝備唯一指定合作伙伴。贊助CBA,讓安踏獲得幾倍類似于大學生聯賽的傳播效果,受眾群體、權威性影響都有很大的提升。球員身穿安踏的運動裝備,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勇往直前,很好地傳播了“安踏”品牌。
如果我們僅看到安踏為CBA所做的這些——出巨資贊助、把LOGO貼到隊服上,從CBA聯賽獲得這些可見的收益,那就太片面了。胡眾輝、葉雙全的成功,對于安踏還有另外一層深遠的影響:職業經理人獲得認可,越來越多地被吸納進安踏。他們為安踏帶來了先進的市場營銷和管理理念。在越來越同質化的晉江鞋業行業,安踏一步領先之后,總能抓住機會再次領先。我們從安踏贊助CUBA、CBA就可以看出部分端倪,而由于賽事資源的稀缺性、排他性,所以就不可能上演泛濫的代言人品牌策略。
為CBA所做的,不只是給錢、把安踏LOGO貼在球員的裝備上。由安踏提供裝備,沒問題,但是如果裝備不為球員所認可,也同樣是不行的——運動裝備起碼必須是合適的、球員能接受的。而事實上,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陳士信作品)2004年之前的CBA并不是今天的模樣,如前所述,CBA正在改革。原來CBA的經營開發是各個俱樂部自己在做,很零散、很混亂,后來把CBA聯賽統一起來開發,重新包裝CBA。當時并沒有多少商家看好CBA的前景,中國籃球協會先后找到了當時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三家領先企業,均遭拒絕。
安踏在這個時候進入到CBA,在90天里完成了艱巨的工作——為各個俱樂部提供裝備。雖然安踏成了CBA的贊助商,但是產品想要獲得CBA球員的認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早期國內的球員使用的大多是國際領導品牌,NIKE或ADIDAS,這也在意料之中。安踏贊助之后,很多球員依然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要按照要求來走。丁志忠也從運動員對安踏產品的態度意識到,產品不過關,品牌就沒有未來。由此把安踏引向了專業化道路,技術改變未來的道路,安踏開始發力于技術研發。
在2004年已頗具規模的安踏研發中心,不斷獲得大量科研經費,并吸納了眾多優秀的設計師、版師,以及專業的開發管理人才,更為關鍵的是引進了國際先進的開發機制;中心人員定期被派往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或地區進行考察、研討,由他們搜集新科技成果、新技術、新材料,讓安踏與世界同步。
2005年,為了提升安踏產品(特別是籃球類)的研發實力,安踏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科學運動實驗室。運動實驗室擁有國內領先的設備,測試者只要通過一條跑道,足底壓力測試儀、足底掃描儀、高速攝影儀等系列設備,就真實地記錄和模擬測試者的腳部運動形態,進而可以為那位測試者量身定做舒適、合腳的運動產品提供出詳實的數據。
由一些報道,我們可以看出安踏為CBA、為產品技術水準提升所做的不懈努力。據《環球企業家》報道,安踏購置了昂貴的專業測量設備,然而這套設備體積大、不能劇烈顛簸,所以只能借助鐵路運輸,一年的運輸費用就高達20萬元。
安踏所做的努力遠不止這些。
在2005年新賽季,安踏為貫徹CBA專業化發展戰略,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技術開發行動——安踏要為05-06新的CBA賽季開發“王者系列”專業籃球鞋。該年5月開始,安踏人員輾轉于各大俱樂部和訓練場地,與CBA球員緊密交往。他們為新系列籃球鞋的誕生,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他們配合賽事人員記錄、分析、調查了20場CBA比賽里的所有運動細節,包括球場上球員的跑步、跳躍、強對抗、單腳或雙腳站立、變向、急停等動作;他們虛心、耐心向運動員、教練員請教哪些技巧和動作對于勝利的重要,由此而帶來的對于運動裝備的需求;他們咨詢球隊專業醫師和保養師,如何盡最大可能預防運動帶來的損傷。與此同時,他們盡最大可能,讓安踏產品在舒適性、保護性、減震性、彈跳性等方面的功能達到完美。(陳士信作品)CBA球員得到了安踏提供的超級貴賓服務,量身定做,以及根據球員的意見和建議所做的修改。
從中新網記者沈晨關于安踏CBA產品的報道,我們可以感知安踏產品的確有了質變——
三款分別命名為“豹派”、“獅派”、“鷹派”的戰靴將安踏的“芯技術(A-Core)”運用的爐火純青,不僅大大提高CBA專業運動員的彈跳能力,同時做到劇烈運動中吸震效果最好,給腳踝、腳掌絕佳的保護。面采用全粒面真皮,加強鞋子的透氣性、包腳性,內襯材料采用一種防霉抗菌絨面襯里,這種透氣、排汗的材料不僅讓雙腳更舒適,而且能讓高強度比賽后腳底“冷靜”下來,避免出汗球鞋發散的異味。還有中掌的TPU承托盤盡職盡責,在關鍵位置提供良好支持,不僅增加了鞋的牢固度,還可以有效防止啟動和急停時扭傷雙腳。
2005年,安踏在體育用品界率先推出了針對前鋒、中鋒、后衛的CBA王者系列籃球鞋,重拳出擊,打造中國的CBA。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同樣不會有白白的付出。安踏通過上述努力,除了為CBA球員提供了滿意的裝備外——獲得他們的芳心外,更為重要的是自身產品的技術性、舒適度不斷得到提升,研發實力不斷提升,為其產品占領市場、贏得消費者立下汗馬功勞。以專業籃球鞋系列的發展為例,隨著時間、賽事的推移,從霸道I代、II代到CUBA全系列、CBA全明星戰靴和王者系列,安踏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升,專利技術不斷增加,產品升級換代有力滿足了市場需求的發展,安踏影響力日益高漲。
在安踏的贊助中,我們看到了他成功的“源于體育、用于體育”的良性循環機制。企業為賽事投入資金、研發,品牌得到傳播、形象得以樹立,研發實力與技術含量不斷提升,產品很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企業獲得良好效益,又為賽事的投入提供了物質基礎。2006年1月,安踏與CBA再續約7年,雙方合作將延續至2012年,安踏將長期壟斷CBA賽事資源。
為什么其它企業做不到,贊助體育事業成了負擔?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