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企創出經商新模式規避風險
2010-01-16 08:51:16 來源:《工人日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中國鞋網01月16日訊,“俄羅斯華宇經濟貿易合作區對入駐企業進行綜合管理,并提供工商、繳稅、衛生、治安、金融、貨物通關、勞動大卡辦理、駐外人員出入境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務,企業沒有了后顧之憂,在俄開拓市場后勁更足了。”新年伊始,華龍鞋業老板面對記者的采訪,興奮地這樣說。
華龍鞋業原是溫州瑞安的一家具有相當實力的鞋業公司,在國內市場已經很有名氣,在俄也有銷售網絡。
多年前,該企業為了更好地發展,曾經嘗試走出國門,計劃在俄羅斯境內開辦企業。但由于對俄羅斯相關政策和市場缺乏了解,企業在最初選址、產品定位及市場營銷等方面嚴重受阻,導致計劃擱淺。
就在華龍鞋業為“走不出去”而“焦頭爛額”之時,黑龍江華宇工貿(集團)在俄羅斯境內開辟工業園區,急需企業入園延伸加工產業鏈條的消息不脛而走……
從2003年開始,華宇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獨資興建了俄羅斯華宇經濟貿易合作區。
2003年~2008年,已完成十月區工業園區第一期工程,建成波克洛夫卡加工區、扎伊姆加工區、戈連基加工區、西涅里尼科沃種植養殖區等四個園區。
十月區距俄羅斯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國際優良深水港符拉迪沃斯托克120公里,距濱海邊疆區俄遠東最大的列車編組站烏蘇里斯克僅29公里,距中國一級公路口岸——東寧口岸30公里。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國內企業進軍俄羅斯市場“構筑”一個溫暖的“巢”。
“在俄羅斯設立園區,不僅能提高華宇集團開拓國際市場能力,還能有效化解俄羅斯政策調整帶來的負面影響,降低投資貿易風險,從而發揮中俄兩國間產業互補優勢,擴大國際經貿合作。”該集團董事長紀文楠說道。
事實正如紀文楠所說。
俄羅斯本國制鞋產業起步較晚,市場年需求的70%~80%依賴進口。近年來,俄方多次調整了對華貿易政策,提高了成品關稅,加強了對進口貨物的監督,打擊“灰色清關”,中國鞋產品很難大批順利進入俄羅斯市場。很多通過“灰色清關”進入俄市場的鞋企受到致命打擊,甚至破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入駐華宇園區的4家制鞋企業的銷量不降反升。
2004年,華龍鞋業入駐園區。但當時生產線只有2條,員工幾十名,在俄注冊品牌也只有2個,生產鞋子不足百萬雙。經過幾年的發展,該企業現已擁有生產線7條,生產鞋子達到800萬雙。
華龍鞋業的成功,引起了同行業的關注,一些企業紛紛效仿。如今,已有四家鞋廠入駐華宇工業園區。目前,該工業園區已擁有11條生產線、600余名員工,年產鞋子1500萬雙。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俄羅斯鞋子進口數量銳減,現在許多俄羅斯商人就親自到工業園區來買鞋。”華龍鞋業經理虞曉紅介紹說。
4家商不僅在俄羅斯站穩了腳跟,還有一套“賺錢秘密”。
紀文楠道出了個中“門道”:傳統的出口成品進入俄羅斯的關稅高達60%~140%,而原材料出口的關稅只有10%~15%。若每車(120立方米的集裝箱)能裝載1.2萬雙成品鞋,每雙鞋的通關運輸成本約合10美元。現在,出口半成品到俄境內加工,每車能裝運半成品3萬雙左右,每雙半成品鞋的清關運輸成本只有1美元左右。這樣,出口半成品就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
通過“境內半成品出口(低關稅)——境外成品銷售”的模式,相關企業就有效地規避了俄“灰色清關”、“禁商令”和歐美貿易壁壘等投資風險,提高了經營效率。
這筆成本賬對木業加工業也適用。在俄進行原木初加工,再以低關稅進口到國內,既有效保證了原料供應,又避免了進口原木高關稅。而且,木材行業原木成品率僅為60%,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減少40%的運輸費用。
此外,貨物從國內海路轉運到莫斯科需要60天,而俄羅斯華宇經貿合作區的產品從烏蘇里斯克用火車運輸到莫斯科只要12~15天,縮短了三分之二的運輸時間,為企業占領市場搶占了先機。
華宇集團“走出去”戰略采取的是一個“配套集約”模式,即貿易實業并舉、國內國外聯動,通過項目引路,配套集約技術、設備、勞動力等,最終占領國外市場。
正是通過多種方式,華宇集團2009年完成進出口總值4.1億美元,位居黑龍江省第一位,比2008年增長了44%。
華龍鞋業原是溫州瑞安的一家具有相當實力的鞋業公司,在國內市場已經很有名氣,在俄也有銷售網絡。
多年前,該企業為了更好地發展,曾經嘗試走出國門,計劃在俄羅斯境內開辦企業。但由于對俄羅斯相關政策和市場缺乏了解,企業在最初選址、產品定位及市場營銷等方面嚴重受阻,導致計劃擱淺。
就在華龍鞋業為“走不出去”而“焦頭爛額”之時,黑龍江華宇工貿(集團)在俄羅斯境內開辟工業園區,急需企業入園延伸加工產業鏈條的消息不脛而走……
從2003年開始,華宇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獨資興建了俄羅斯華宇經濟貿易合作區。
2003年~2008年,已完成十月區工業園區第一期工程,建成波克洛夫卡加工區、扎伊姆加工區、戈連基加工區、西涅里尼科沃種植養殖區等四個園區。
十月區距俄羅斯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國際優良深水港符拉迪沃斯托克120公里,距濱海邊疆區俄遠東最大的列車編組站烏蘇里斯克僅29公里,距中國一級公路口岸——東寧口岸30公里。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國內企業進軍俄羅斯市場“構筑”一個溫暖的“巢”。
“在俄羅斯設立園區,不僅能提高華宇集團開拓國際市場能力,還能有效化解俄羅斯政策調整帶來的負面影響,降低投資貿易風險,從而發揮中俄兩國間產業互補優勢,擴大國際經貿合作。”該集團董事長紀文楠說道。
事實正如紀文楠所說。
俄羅斯本國制鞋產業起步較晚,市場年需求的70%~80%依賴進口。近年來,俄方多次調整了對華貿易政策,提高了成品關稅,加強了對進口貨物的監督,打擊“灰色清關”,中國鞋產品很難大批順利進入俄羅斯市場。很多通過“灰色清關”進入俄市場的鞋企受到致命打擊,甚至破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入駐華宇園區的4家制鞋企業的銷量不降反升。
2004年,華龍鞋業入駐園區。但當時生產線只有2條,員工幾十名,在俄注冊品牌也只有2個,生產鞋子不足百萬雙。經過幾年的發展,該企業現已擁有生產線7條,生產鞋子達到800萬雙。
華龍鞋業的成功,引起了同行業的關注,一些企業紛紛效仿。如今,已有四家鞋廠入駐華宇工業園區。目前,該工業園區已擁有11條生產線、600余名員工,年產鞋子1500萬雙。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俄羅斯鞋子進口數量銳減,現在許多俄羅斯商人就親自到工業園區來買鞋。”華龍鞋業經理虞曉紅介紹說。
4家商不僅在俄羅斯站穩了腳跟,還有一套“賺錢秘密”。
紀文楠道出了個中“門道”:傳統的出口成品進入俄羅斯的關稅高達60%~140%,而原材料出口的關稅只有10%~15%。若每車(120立方米的集裝箱)能裝載1.2萬雙成品鞋,每雙鞋的通關運輸成本約合10美元。現在,出口半成品到俄境內加工,每車能裝運半成品3萬雙左右,每雙半成品鞋的清關運輸成本只有1美元左右。這樣,出口半成品就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
通過“境內半成品出口(低關稅)——境外成品銷售”的模式,相關企業就有效地規避了俄“灰色清關”、“禁商令”和歐美貿易壁壘等投資風險,提高了經營效率。
這筆成本賬對木業加工業也適用。在俄進行原木初加工,再以低關稅進口到國內,既有效保證了原料供應,又避免了進口原木高關稅。而且,木材行業原木成品率僅為60%,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減少40%的運輸費用。
此外,貨物從國內海路轉運到莫斯科需要60天,而俄羅斯華宇經貿合作區的產品從烏蘇里斯克用火車運輸到莫斯科只要12~15天,縮短了三分之二的運輸時間,為企業占領市場搶占了先機。
華宇集團“走出去”戰略采取的是一個“配套集約”模式,即貿易實業并舉、國內國外聯動,通過項目引路,配套集約技術、設備、勞動力等,最終占領國外市場。
正是通過多種方式,華宇集團2009年完成進出口總值4.1億美元,位居黑龍江省第一位,比2008年增長了44%。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